洛阳城北春云稠,洛阳城南伊水流。伊水泠泠去不返,千山万山明月愁。
得顾洛阳书却寄四首 其三。唐代。宗臣。 洛阳城北春云稠,洛阳城南伊水流。伊水泠泠去不返,千山万山明月愁。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溪上遇雨二首。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柏台自述四首 其三。宋代。李之仪。 一梦扬州似隔生,轻舟未往但贪程。莫年觳觫儿童念,风物依稀愧此情。
精岩寺。明代。林鸿。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山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于时春向暮,林亭蔼余曛。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登阁见千里,眇怀沧海濆。山钟忽播荡,应此悟音闻。
还福州海行两首 其二。清代。林旭。 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
金缕曲 其一 答吴遇春见赠。近现代。姚鹓雏。 六幅湘帘里。正无聊、香消睡鸭,春寒似水。忽诵吴郎歌一阕,蓦地古芬凝纸。更触拨、江淹残绮。说剑吹箫都过了,礼天台、我欲无言耳。几复辈,总难拟。谁堪江左无双士。剩而今、梅村长句,东南之美。松麈茗鸥清似玉,正始玄风后起。笑桓侯、舞矛无技。鼙鼓残宵浑欲动,看四郊与平多垒。君可作,我衰矣。
西风岭。清代。王安修。 暮色上西岭,苍然满平楚。落照四山昏,天阙翠可睹。楼阁郁参差,岚气翳复吐。云外度钟声,烟中识樵语。回首窅茫茫,江流自终古。
木兰花慢 次和查湾露台夜饮。近现代。郭则沄。 乍凉台丝敞,灯影外,小红阑。借露盏延秋,风弦待月,禁得幽单。寥天。唳鸿去杳,黯愁云、洒遍米家山。凉思微怜越苧,倦怀还理吴笺。当筵。狂欲碎青珊。邀梦到花前。奈镜影传愁,筝心诉怨,抛断华年。人间。旧春在否,又牵肠、处处听啼鹃。此夜西亭酒醒,琼娥知我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