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群椎髻竞来王,声教南流尽越裳。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南征歌十二首 其十二。唐代。唐顺之。 千群椎髻竞来王,声教南流尽越裳。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鲁桥。元代。周权。 泗河汩汩流青铜,鲁桥突兀横长虹。惊波荡潏石斗怒,石门空洞如㢮弓。风霜剥蚀势欲压,乱石齿齿填深洪。南连淮楚九地厚,东导齐鲁群流通。征商贸易百货阜,来帆去棹纷奔冲。车轮彭鍧铎声急,马蹄蹴跃尘影红。我游天京偶经此,一见淳俗真尧封。扁舟胶涸守连日,欲去未去心忡忡。嗟予行役浪自苦,飒飒吟鬓将秋蓬。摩挲残碣讨遗迹,搔首蹢躅斜阳中。衔杯一洗胸芥蒂,浩歌目送吴天鸿。
寄灵隐通教僧。宋代。梅尧臣。 奇山若洗青,草木生石上。根萌不可穷,条蔓自增王。其阴有高僧,日食惟一盎。世人久已疏,猿鸟应相向。
即事。宋代。耶律铸。 可人天气不寒温,诗满花笺酒满尊。乱列晓山烟淡碧,漫流春水雪消浑。四时风月无佳客,一榻琴书静掩门。吟罢新诗频酌酒,别离情绪已黄昏。
夏景端居即事。唐代。韦应物。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夏日繁台院阁赠孙兵部兼怀大复子。明代。李梦阳。 独马孤城送客回,乱蝉高柳出衔杯。晴天河岳今开阁,战地金元晚上台。才自筹边期献纳,义犹倾盖愧徘徊。何休门客如君几,北望天风万里来。
八日五日雨。宋代。赵蕃。 小雨新凉进,遥山翠霭分。稻粱先告病,粟麦晚收勋。助尔农人喜,嗟余课子勤。跨驴穷有相,琢句老无闻。
和牧斋题沈石田奚川八景图歌。明代。程嘉燧。 侍郎载歌奚川图,后人讽歌如按图。诗成相示劝之和,才尽气索其如吾。枯肠无沈难饮墨,但恣夕歠还朝袴。迫来长句谁子敌,况当述祖诗格殊。世家文彩剩粉绘,列圣德泽余张铺。侯王忠孝遗第宅,江海硕大田泥涂。明堂梓材老勿剪,连城宝玉韫莫沽。身当承平俗殷富,弦歌耕凿游康衢。一川东下百谷应,伟哉二惠钟菰芦。风流冠盖四走集,渊深木茂相招呼。柳森溪堂读书处,种竹万个中盘纡。摩挲商周出彝鼎,啸咏日夕倾觞壶。是时景泰富才子,画师剑客兼博徒。为梁置驿动成市,百货集杭与苏。茅茨晓驱推书犊,瓜锄晚带巢冠乌。清门孙枝见隆楝,白云宰树皆连趺。画走那知六丁索,图出定有神明扶。石田先生上仙久,飘然八景来坐隅。焚香盥手再拂拭,袭以锦段红氍毹。荐陈家庙侑盏斝,夸燕宗尚阝繁笙竽。传家信有万金产,识字不独分之无。他年会是大手笔,簪橐侍从仍操觚。抱看睨视细指点,对客问事时挽须。蝇头卷尾复书罢,举手向我重嗟吁。天吴耐可补褐缀,宝绘忍复残膏污。强歌形秽恍自失,何当白璧邻碔砆。咄哉无盐漫刻画,人言东里颦女恐尔愚,胡然东里颦女恐尔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