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缁尘欲上衣,暂投客馆亦如归。不因野老来争席,岂解山人□息机。
归自金陵宿白土。唐代。唐顺之。 长路缁尘欲上衣,暂投客馆亦如归。不因野老来争席,岂解山人□息机。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二首 其二。元代。王冕。 对镜多新白,怀人入远思。山河犹汉魏,风俗想轩羲。小草铜驼恨,荒陵玉雁悲。平生伊吕志,耕钓岂无为?
送李十一尉临溪。唐代。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谒南安道源堂再用前韵。明代。黄仲昭。 圣学湮沉世几迁,先生推阐复昭然。羲前至理探无极,轲后斯文赖有传。星聚奎躔开道化,天将文教付名贤。千年坠绪思重续,掘井何人已及泉。
读邸报二首。宋代。刘克庄。 并驱华毂适通逵,中路安知判两岐。邪等惟余尤甚者,好官非汝孰为之。累臣放逐无还理,陛下英明有寤时。闻向萧山呼渡急,想追前事亦颦眉。
题简禅师院。唐代。贯休。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赋米芾海岳庵。宋代。翟汝文。 楚米仙人好楼居,植桐崇冈结精庐。下瞰赤县宾蟾乌,东西跳丸天驰驱。腹藏万卷胸垂胡,论古如河决九渠。掀髯送目转八区,欲叫虞舜起苍梧。
五溪。宋代。陶弼。 六月五溪边,溪深气象偏。昼阴疑雨后,久冷觉秋先。栈倚临崖石,竿通隔领泉。片帆云里现,知是贡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