魫薄窗虚日映楼,杏花风荡玉帘钩。手擎妆盒偷微笑,红脚蛛丝在上头。
仕女图。唐代。沈周。 魫薄窗虚日映楼,杏花风荡玉帘钩。手擎妆盒偷微笑,红脚蛛丝在上头。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望大牢山。元代。戴良。 稍入东胶界,即见大牢山。峰攒侔剑戟,嶂叠类云烟。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波涛共突兀,天日相澄鲜。氓居接岛屿,观宇连术阡。既馆茹芝士,亦巢遁世贤。客行积昏旦,水宿倦舟船。兹山思独往,结茅征愿言。柁师不我从,太息归中原。
通州东庵二首 其一。元代。王懋德。 借榻禅房秋已深,碧云窗外弄清音。空阶落尽胡桃叶,霜满东篱菊有金。
访宋钱氏书藏歌。清代。劳格。 忠懿余间嗜书史,吟成属草钟王似。熙陵睿赏每移情,承家文采多佳士。有人风月贪西泠,一片松篁九里亭。新绿含波快廷眺,看山杰阁临郊坰。阁里牙签夸插架,风前芸叶纷来下。清昼披吟独啸歌,人如脉望餐仙化。笑谪蓬莱答远怀,一时朋好嗟天涯。榜题曾说眉山老,有时笠屐来莎阶。中朝俨昱差相抗,琴盏从容徵雅量。并如文僖好丛残,娘嬛可到应先访。情迁事往移心神,陌上花开又晚春。善本流传何可见,铁券玉册问渔人。间探遗址行芳野,亦如梵夹乌金瓦。浅草寒烟约略间,空余春涨缘堤泻。放怀往昔几沈吟。自来名迹劳幽寻。书城墨妙已千古,韵事今犹播艺林。
赠云间陆琴士。宋代。俞桂。 地僻居闲绝可人,殷勤过我抱桐君。声中知有辽天鹤,弹散华亭一片云。
台城路 哭山云侄。清代。郑兰孙。 朝来忽接惊心报,忆别光阴非久。济世才华,匡时抱负,天不假其年寿。关山回首。痛病骨支离,吟笺犹袖。此语凄凉,予肠断矣泪如豆。记送归舟时候。感往日书来,殷勤问又。煮茗清谈,题笺和韵,正是小庭春昼。而今知否。叹泉路茫茫,空浇残酒。为赋哀词,衷怀已酸透。
寄净名庵僧长吉。宋代。宋祁。 故人诗未报,恨恨复经年。梦去长江路,心知宝所天。孤情岩桂老,逸思暮云传。无奈缨緌累,犹乖方外缘。
读史述 其十六 诸葛亮。明代。魏学洢。 受托诚不易,知人良独难。南阳虽子房,谁为酂与韩。将相兼簿书,心中多苦酸。十出九空归,一身亦凋残。为君歌梁父,中夜发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