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兼令质,归省自京师。为学功须倍,升荣计未迟。
岁时将暮矣,霜露亦凄其。珍重关河道,高堂切尔思。
送贡士任善归丰城。唐代。杨士奇。 妙龄兼令质,归省自京师。为学功须倍,升荣计未迟。岁时将暮矣,霜露亦凄其。珍重关河道,高堂切尔思。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早朝日寄所知。唐代。皇甫曾。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咏史上·霍光。宋代。陈普。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
题清彻上人院。唐代。张籍。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过流河驿挽王侍御。明代。薛瑄。 停舟沽酒酹王君,忍见寒芜遍旅坟。岐路可无人世别,星霜便有死生分。青骢腾踏名犹在,白鹤旋归语竟闻。俯仰几回增感慨,朔风吹断海西云。
六月十二日偶成。宋代。张九成。 閒居百事不关心,只有多情尚苦吟。午睡觉来何所乐,邻鸡一唱柳垂阴。
读林季冲先生钦视祖陵颂。明代。黄锦。 南都钟阜称丰芭,虎踞龙蟠瞰江水。脉浚茅山百二峰,祥开帝统三千纪。忆昔高皇弓剑藏,千官拜舞俨趋跄。森森石笋迎人立,郁郁长松摩天阊。相传岁久网渐疏,守人不戒等蘧庐。伐木穿窑燔活火,起土成呰龙脉锄。更有泗洲祖陵地,后峡开池专小利。蠢蠢小民何所知,不勒贞珉悯无忌。天子惕然念水木,大开中殿咨钧轴。皇华酌酒满金杯,赐出内镪资路宿。特命元勋成国行,懿亲新乐同于征。学士亦有宗伯在,周爰咨度毖经营。琅琅天语涣大号,镌碑竖碣表厥道。须令耳目赫然新,勿令后犯频入告。三臣衔命出京邸,臣亦叨恩拜南礼。好正追随恣讨论,其奈乡心牵万里。自别家园已六春,乌伤雁断长悲辛。安得仙人缩地法,携手同看钟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