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乡之人气量窄,我独觉子神充实。十日不一见颜色,时复看云泪沾臆。
感时抚事增惋伤,人生会合不可常。草閤柴扉星散居,不道故人无素书。
素书一月凡一束,纸长要自三过读。故人相见未从容,令我心中苦不足。
寒雨飒飒枯树湿,欲往城南忘南北。感君意气无所惜,昔者相过今不得。
此心烱烱君应识。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唐代。杨士奇。 此乡之人气量窄,我独觉子神充实。十日不一见颜色,时复看云泪沾臆。感时抚事增惋伤,人生会合不可常。草閤柴扉星散居,不道故人无素书。素书一月凡一束,纸长要自三过读。故人相见未从容,令我心中苦不足。寒雨飒飒枯树湿,欲往城南忘南北。感君意气无所惜,昔者相过今不得。此心烱烱君应识。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初寒书怀。宋代。陆游。 嵩云缑月本闲人,误落尘中白发新。万事看山差入眼,百年把酒独关身。栈边老马行安往,床下寒龟息自匀。藜杖一枝犹好在,未妨闲探早梅春。
送似表弟还乡。宋代。李弥逊。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山中作。宋代。胡仲参。 村居便野性,况复是清秋。为爱山间好,因成旬日留。林深喧鸟雀,露重滴松楸。昨夜新寒入,篝灯覆弊裘。
勉都干权君。宋代。黄干。 长安城中豪俊林,锦鞯玉勒驰骎骎。入门朱粉誇妙丽,出门青紫争浮沈。东有问医西问相,君独燕坐钩其深。冰眸一睨穷达判,刀剂不许寒暑侵。长安城外天阴阴,行人驻马为悲吟。高坟崔嵬葬白骨,安得不死腰黄金。世间万事何足恃,祸福倚伏常相寻。渠侬自愚君自强,谁肯一笑忘华簪。蜀人卖卜严君平,垂帘闭肆穷古今。逢人但说忠与孝,自有达者能知音。察形察色君所解,直须洞烛贤愚心。屈伸寿夭亦命尔,公平正直神所钦。
待月。宋代。孔平仲。 初宵待月先扫门,虽未出海光照垣。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 其六 石门。宋代。释咸润。 双峰起云际,髣髴五侯门。烟霞锁不开,曾无车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