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
题竹赠彭同知。唐代。杨士奇。 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天目山逸人居。宋代。释文珦。 隐处元无路,烟霞素所期。不逢樵子说,那有世人知。树老回春晚,山高见日迟。欲为重到约,恐尔又深移。
霜。宋代。韩琦。 霜威昨夜肃天区,平晓蒿兰一槩枯。一寤春仁入根本,只凭秋惨及皮肤。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
十月晦日过兴公斋头夜谈。明代。陈鸿。 一阳明日近,十月此宵残。雨意辜梅信,风声戛竹竿。坐长灯坠焰,吟苦砚生寒。祇恐穷年迫,忧心集百端。
过衢州第二程见麦雪中青。明代。陈淳。 雪过三衢越厚埋,却於农事不为灾。今朝方尔半融释,陇麦青青奋出来。
石湖院。宋代。洪炎。 古木参天水一沟,潮来曲折可藏舟。招提密映晴岚起,沧海潜通夜气浮。丹荔荐盘惊北客,赤蟳供馔识炎洲。却疑江左知名士,不作乘桴浩荡游。
寄友人。宋代。文彦博。 缔交何止号如龙,发箧畴年绛帐同。方领聚游多雅致,幅巾嘉论有清风。名高阙里二三子,学继台城百六公。别后愈知琨气大,可能持久在江东。
长兴哭子与归途即事有感 其二。明代。王世贞。 龙湾北岸骨堪栖,漠漠愁云片片低。一种印山寒食地,白公坟畔酒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