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一。唐代。茅坤。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三 此君轩。明代。王世贞。 不可无此君,种得百千个。试与较风流,此君可无我。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 澡雪亭。宋代。彭汝砺。 尘土能污人,譬如衣匪浣。窥临得清旷,其去已大半。不必濯沧浪,神明自还观。
吾乡。明代。林大钦。 吾乡风俗自淳古,直道时存畎亩民。衣服不殊天朴在,藩篱剖析话情亲。粤歌鲁酒春相问,云榻烟蓑老傍人。故凭童冠将桑梓,浴水风雩语性真。
用贾公俨韵寿何仲礼。元代。曹伯启。 当年游薄宦,脱鞅到君家。摩拊紫荆树,攀缘常棣华。芳名称月旦,萍迹寄星槎。长寿乡中客,陶然饮紫霞。
咏史七首 其六。清代。戴亨。 英雄抱伟略,徘徊营四海。卖畚向田家,举世谁知己。中原正陆沈,怀才忍坐视。杖剑诣军门,献策赤须子。扪虱但空谈,瞻乌竟何止。飘然西相秦,中心岂得已。人生感意气,功名偶然耳。千秋谅其衷,初念不及此。
剪綵。唐代。李远。 剪綵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