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
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三。唐代。茅坤。 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都僧正慈化大师挽词 其三。宋代。释道潜。 伏枕时无几,临分若故常。寸心能烱烱,去路岂茫茫。车马门犹盛,芝兰室更香。独馀庭下竹,冷韵起悲凉。
醉桃源 其二 大石。宋代。周邦彦。 菖蒲叶老水平沙。临流苏小家。画阑曲径宛秋蛇。金英垂露华。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再来重约日西斜。倚门听暮鸦。
客南塘作二首 其二。元代。陈高。 江头无计问归舟,抱病羁栖古寺幽。风雨莺花成寂寞,干戈诗酒废赓酬。衰年白日愁边度,故国青山梦里游。见说王师向淮甸,早须传檄定南州。
山花子·莺锦蝉□[1]馥麝脐。五代。和凝。 莺锦蝉□【1】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2】颤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3】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绿萋萋。
送陈宪使淮上兵备。明代。李梦阳。 世径转蓬勤,清秋袂一分。揽绥霜日肃,前路鼓笳闻。诛卯元兼武,出师非乏文。渤光摇组练,淮色变风云。阵偃龙蛇互,威行虎豹群。檄须陈记室,客有孟参军。校猎归常月,投壶醉每曛。椎牛将士饱,卖剑妇男耘。河伯黄楼压,芒砀赤气殷。徐人信慄悍,楚壤郁氤氲。诸盗山东起,长驱宇内焚。斯邦实兀兀,朝论日纷纷。挽漕初疑阻,提兵竟策勋。疮痍鉴不远,喉胁仗须君。鸮击豺狼伏,春敷草木薰。异时功业地,壖海接江濆。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宋代。苏轼。 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