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心不怡,中庭立徘徊。群雅竞鸣噪,孤鸿独无依。
无依亦何恨,禀气与时乖。物情逐时好,志士多苦怀。
咄哉贾太傅,厝薪胡独悲。黄竹有遗歌,至今令人哀。
笼鸟望云端,自伤翅翎摧。海滨有大老,何时当来归。
知音苟不存,五弦徒自挥。怅望武夷云,我身安得飞。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一。唐代。王鏊。 向晚心不怡,中庭立徘徊。群雅竞鸣噪,孤鸿独无依。无依亦何恨,禀气与时乖。物情逐时好,志士多苦怀。咄哉贾太傅,厝薪胡独悲。黄竹有遗歌,至今令人哀。笼鸟望云端,自伤翅翎摧。海滨有大老,何时当来归。知音苟不存,五弦徒自挥。怅望武夷云,我身安得飞。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题南霍草堂赠苏文学经佐。清代。李英。 日南珠不现,东阁未招贤。卜隐青霞谷,长吟白雪篇。登台标岳色,捲幔散秋烟。拂拭淩云起,行看献赋年。
九曲樵歌十首。元代。曹文晦。 一曲初过乱石硿,两山松柏翠重重。下方楼阁天台观,坐听残阳数杵钟。
题王起宗大横披水墨作远淡势。元代。方回。 卧龙峰下草庐幽,门外桥横水自流。潇洒王郎只数笔,淡云疏树一天秋。
长安秋。明代。祝允明。 长安昔日在关中,洛阳浙右亦相同。江东自古帝王宅,周秦已见气葱葱。长道石城如踞虎,长道钟阜似蟠龙。千年王气浮天表,一日真人建法宫。天府天开天阙起,五门三殿当中峙。五凤楼前柳似烟,奉天门外天如水。金陵金阙胜金城,玉陛连天接玉京。星散羽林霜气肃,天临华盖日华明。十二飞楼石门缭,百万貔貅屯八表。宝刹天花和月飞,郊坛神乐穿云窅。御史当街百骑骢,将军纳陛罗霜锋。五侯甲第遥迷雾,七贵前驱响斗风。凤凰台上凤凰游,玄武湖中水似油。万户莺啼花里晓,千家砧捣月中秋。会同馆外白雉多,包茅楛矢交经过。重译来宾醉卉服,轻烟澹粉列青蛾。六楼六馆斗倡妍,曰日新声沸管弦。狭市斜街迷错络,曲房洞户暗钩连。吴下书生好远游,抱书来看帝王州。那知高卧西风邸,蓬眉萧飒长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