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飘泊在天涯,番汉丛中信作家。塞下风寒愁戌火,城头日暮惨悲笳。
山溪险阻来时路,江汉微茫梦里槎。故旧乘骢来又别,殷勤为我报京华。
俞佥宪报京师信息。唐代。刘大夏。 老年飘泊在天涯,番汉丛中信作家。塞下风寒愁戌火,城头日暮惨悲笳。山溪险阻来时路,江汉微茫梦里槎。故旧乘骢来又别,殷勤为我报京华。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
刘大夏。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鹊桥仙(般涉调)。宋代。张先。 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遍红莲万蕊。绮罗能借月中春,风露细、天清似水。重城闭月,青楼夸乐,人在银潢影里。画屏期约近收灯,归步急、双鸳欲起。
纳凉即事。宋代。戴炳。 炎蒸欣傍晚,扫地坐宽凉。入竹风逾冷,生荷水亦香。蚁行缘食几,萤照落书床。听得农人语,今年稻穗长。
张信夫梦庵 其三。金朝。段成己。 一身栩栩复蘧蘧,为蝶为周我自如。寤寐人閒第游戏,此身无地不华胥。
题崇福禅院二首 其一。宋代。舒亶。 一峰傍倚两山朝,云里龙孙响佩瑶。长与幽人发高兴,不辞雨雪过溪桥。
成父成士於普光明堂之东别建大阁榜日妙严将。宋代。李弥逊。 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
检故庋得故洪贵叔所书李铁枪本末寄洪德器。元代。吴莱。 天地昔未一,朔南遂分疆。中原久丧乱,白刃皎如霜。李全本崛强,手挟但铁枪。山东数十城,叱作古战场。茫然即断指,设誓如刳羊。一朝与旌节,正面将假王。云何引盗贼,遽尔升堂隍。岂其弱能立,当彼骄则亡。日落山海暗,群龙血玄黄。陈安偶从晋,侯景徒祸梁。于人欲使诈,在国须谋长。大福岂无妄,佳兵终不祥。谁令送死处,竟以抱甲僵。汉盘忽已折,周鼎那能常。吁兹抚旧墨,我涕徒为滂。俯仰千古意,悲风啸枯桑。
千叶石榴盛开为赋一诗。宋代。周紫芝。 江东五月榴花红,江西三月满花丛。东花窘束少态度,西花重叠红蒙茸。谁剪燕支山下草,乞与殷红照林杪。移栽我欲过江东,衔子鸿鹄今成空。红巾半蹙为谁苦,芳心何止千重重。试遗红妆歌一曲,此花此曲何由逢。春光都无十日事,不成夜雨还朝风。红芳莫遣忽飞去,断肠烟雨空溟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