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翁曾见叹支离,老死禅门自不知。盖脚遮头论学业,宁忧双眼会潜窥。
读象山语录二绝 其一。唐代。张吉。 晦翁曾见叹支离,老死禅门自不知。盖脚遮头论学业,宁忧双眼会潜窥。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张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玩花五首。唐代。徐凝。 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麹尘溪上素红枝,影在溪流半落时。时人自惜花肠断,春风却是等闲吹。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谁为蜀王身作鸟,自啼还自有花开。谁家踯躅青林里,半见殷花焰焰枝。忆得倡楼人送客,深红衫子影门时。花到蔷薇明艳绝,燕支颗破麦风秋。一番弄色一番退,小妇轻妆大妇愁。
君不见。唐代。薛逢。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古诗 其二。清代。胡庭。 朔风吹玉树,叶叶起秋声。上有白鹤栖,下有蟋蟀鸣。高天鸿雁来,河汉有馀清。念我故人子,结发事荣名。离筵一分手,千载为伤情。
示长媳杨珊珊。清代。方京。 十年为妇《蓼莪》馀,疏水家风乐自如。宛似举场勤苦士,妆成惟对古人书。
用梅山醉中韵三首。宋代。陈著。 一窗桃李夹垂阳,一卷离骚一炷香。闭眼坐来开眼笑,到笑言处是春光。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飞来双白鹄。南北朝。吴迈远。 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濆。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秋夜雨·秋夜雨。元代。王冕。 秋夜雨,秋夜雨。马悲草死桑乾路,雁啼木落潇湘浦。声声唤起故乡情,历历似与幽人语。初来未信鬼啾唧,坐久忽觉神凄楚。一时感慨壮心轻,百斛蒲萄为谁举?山林岂无豪放士?江湖亦有饥寒旅。凝愁拥鼻不成眠,檠孤焰短寒花吐。秋夜雨,秋夜雨,今来古往愁无数。谪仙倦作夜郎行,杜陵苦为茅屋赋。只今村落屋已无,岂但屋漏无干处?凋余老稚匍匐走,哭声不出泪如注。谁人知有此情苦?秋夜雨,秋夜雨,赤县神州皆斥卤。长蛇封豕恣纵横,麟凤龟龙失其所。耕夫钓叟意何如?梦入江山毛发竖。余生听惯本无事,今乃云胡惨情绪。排门四望云墨黑,纵有空言亦何补?秋夜雨,秋夜雨,何时住?我愿扫开万里鱼,日月光明天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