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一时僧,千峰兴欲乘。龙蛇随北学,衣钵问南能。
初地游方惬,弥天秀益增。谁知碧云句,侍者续传灯。
送僧。唐代。董其昌。 苕霅一时僧,千峰兴欲乘。龙蛇随北学,衣钵问南能。初地游方惬,弥天秀益增。谁知碧云句,侍者续传灯。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曙台惠诗久稽裁答漫成一首谢过。明代。王天性。 老大头颅又一春,胸怀不似向来人。穷当彻骨非诗罪,事懒关心见性真。自分犁锄终岁月,多时卷帙闭埃尘。琼章未报君应识,只恐西家笑效颦。
普天乐·柳丝柔。元代。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送遂宁海泉州权二友 其二。宋代。释居简。 权也名家驹,遇我以父执。谓可张吾军,咄咄反见逼。惯以劣斗胜,况乃缓缚急。福建与漳泉,佗州终不及。
韦谯公挽歌二首。唐代。张说。 五瑞分王国,双珠映后家。文飞书上凤,武结笥中蛇。出豫荣前马,回鸾丧后车。衮衣将锡命,泉路有光华。国骋双骐骥,庭仪两凤凰。将星连相位,玉树伴金乡。歌舞侯家艳,轩裘戚里光。安知杜陵下,碑版已相望。
浪淘沙。宋代。赵鼎。 玉宇洗秋晴。凉月亭亭。梦回孤枕琐窗明。何处飞来三弄笛,风露凄清。曾看玉纤横。苦爱新声。由来百虑为愁生。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
谨和老人惠山泉二首。宋代。洪咨夔。 取水驿符到,喊山旗信通。碾分花底月,炉受竹间风。金谷正觅醉,玉川谁道穷。顶门甘露入,唤醒主人公。
初冬漫兴。清代。傅于天。 犬吠疏篱客到门,诗成脱稿又黄昏。花能解语迎人笑,风亦知书把卷翻。叶未经霜浓不淡,炉须下火冷才温。痴儿也晓閒思饮,报说床头酒一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