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寿唐母吴太君六十。唐代。董其昌。 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咏美人手。明代。张羽。 嫩于春笋白于霜,轻拂菱花试晓妆。弹瑟每嫌银甲小,吹笙还爱玉纤长。宜将彩笔题红叶,倦把金针倚绣床。拾翠归来芳径里,逢人莫问锦香囊。
春晓。清代。黄景仁。 黯黯复沈沈,虚堂拥薄衾。枕边寻断梦,门外酿轻阴。谢识孤花意,归知独雁心。峭寒犹似许,不道入春深。
自新河迤南道傍官宇铺舍皆一新知是府尹李庸所作赋 其二。明代。杨士奇。 府尹才能好,经营次第新。相知已心熟,犹问路傍人。
万国朝元掖省开,千官鹄立雪飞回。阳和觉向瑶池近,花片疑从阆苑来。
色眩朱衣明斗柄,光浮黄幄映楼台。悬知西内龙颜喜,赐庆群公动上台。
庚子腊上祈雪西苑越明年元日不受贺从祠曹请令朝官金水桥南行礼雪而有述。明代。黄廷用。 万国朝元掖省开,千官鹄立雪飞回。阳和觉向瑶池近,花片疑从阆苑来。色眩朱衣明斗柄,光浮黄幄映楼台。悬知西内龙颜喜,赐庆群公动上台。
赠石泉吴郡博归隐。明代。区元晋。 一脉苏湖阐四科,俊髦从此诵菁莪。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
胥集贤复旧官。宋代。宋庠。 鸾鹊惊飞诏检开,唐家仙殿育英才。毫端误墨谗蝇尽,塞上求群故马来。咄咄书空徒有意,冥冥避弋本无猜。孤生旧辱知人举,一夕闻风释九回。
次韵叶梦得游西余山。宋代。葛胜仲。 秋霖喜新霁,裹饭山中游。遥指大夫桥,閒泛野人舟。追随得胜客,雅趣同沧洲。山路已清绝,颢气况蓐收。乱石蹲狠羊,苍官耸髯虬。古寺亦何有,森森潇洒侯。忘怀一笑粲,更以大白浮。翰林廊庙姿,席珍韫天球。如何问三径,更复寻一丘。升高涩投足,陟险眩回眸。洞庭四万顷,旁占铛脚州。中有东西山,千奴熟霜秋。孤亭快写望,欲去更少休。菟裘便可卜,何必依先畴。徘徊共怀古,徂岁真如流。封侯昔此地,顾余乃诸刘。一朝失茅土,窘急须人周。雍门曲池叹,事往将何求。云木馀参错,烟岩自深幽。人生行乐耳,慎勿曲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