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此东林社,应怀出世才。刹那诸漏尽,初地一花开。
飞鸟迎归锡,游龙识渡杯。未须怜去住,知为众生来。
赠虚公还匡庐。唐代。释通炯。 恋此东林社,应怀出世才。刹那诸漏尽,初地一花开。飞鸟迎归锡,游龙识渡杯。未须怜去住,知为众生来。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号寄庵。南海人。俗姓陆。憨山大师弟子,后居诃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释通炯。 通炯(一五七八—一六三九?),字普光,号寄庵。南海人。俗姓陆。憨山大师弟子,后居诃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金星砚行。宋代。彭汝砺。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浔。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不然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或有感此理,杳默难推寻。君不见虢山之石团团有桂在中象圆月,又不见庐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为寒林。无重言,但置寒窗笔札往古研于今。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
题招提院静照堂。宋代。陆伸。 闲房增缔构,宴坐隔嚣埃。屋木不加饰,庭花时自开。虚明殊止水,寂绝等寒灰。斋外无馀事,欣逢高士来。
杂诗 其六。宋代。唐庚。 饱食为茶地,深耕觅酒材。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田间良自苦,清兴亦悠哉。
与竹塘院长拟登太岳诸峰予以病不果。明代。黄衷。 积雪经旬喜却晴,平舆冲晓踏澌行。洞天自拥青莲胜,尘土空教白眼横。丹穴徒闻虚九室,樃花曾道阅三生。郧台仗钺长邻此,游兴还堪趁早莺。
山溪满路花•故鄣山中访妓。清代。沈谦。 溪回罨画,漠漠寒烟锁。垂柳隔虹桥,新月起、乱莺啼破。草香沙暖,此路是天台,环绕峰千个。屡下雕鞍坐。抚景寻思,几时梦里来过。朱扉半启,小立双鬟舞。仙饭杂松云,低问取、阮郎曾饿。玉笙吹罢,万树碧桃开,人照红窗火。醉醒愁无那。春夜厌厌,参旗楼角斜簸。
万事须年少,问人闲,奇才几辈,儒冠误了。今日披图思壮志,莫讶轻年玉貌。
信别有,英雄怀抱,万里关河撄世变,愿长缨,请得论功早,班定远,众倾倒。
金缕曲 其十二 题滇南杨稚虹《投笔图》。清代。黄钧宰。 万事须年少,问人闲,奇才几辈,儒冠误了。今日披图思壮志,莫讶轻年玉貌。信别有,英雄怀抱,万里关河撄世变,愿长缨,请得论功早,班定远,众倾倒。中原久幸欃枪扫,忆当时,江南营垒,马腾士饱。同学几人矜捷足,鹰隼高淩秋昊,剩铩羽,归飞倦鸟。生恨毛锥成底事,尽十年,低首云闲道,头秃也,中书老。
望三茅山。元代。胡奎。 吾闻句曲三洞天,此地往往多神仙。三茅兄弟鍊金液,何年驾鸿凌紫烟。大峰小峰青可爱,中峰更在丹霞外。似闻碧落度笙箫,仿佛泠风振环佩。停车一览心神开,忽有白鹤从东来。明当借我上天去,手把芙蓉朝玉台。
题水仙梨花菊蒲萄栀子 其三 菊花。宋代。释居简。 萧爽花中旧隐沦,名齐宿莽著骚经。残英只傍枝头老,收拾芳鲜饱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