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西生易没,长江东去难还。多少精灵来更往,总在寒云断苇边。
一灯红不然。
两岸沙明似昼,中流浪涌如山。谁把鱼龙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
月华都怕看。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涛,慨然有作。唐代。易顺鼎。 皓魄西生易没,长江东去难还。多少精灵来更往,总在寒云断苇边。一灯红不然。两岸沙明似昼,中流浪涌如山。谁把鱼龙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华都怕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汉武。宋代。钱惟演。 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金芝烨煜凌晨见,青雀轩翔白昼来。立候东溟邀鹤驾,穷兵西极待龙媒。甘泉祭罢神光灭,更遣人间识玉杯。
南雁西洞。宋代。叶群。 石门深窅锁丹霞,倚马西风日欲斜。幽境已无尘俗气,白云尚有翠微家。林间摘句书红叶,涧底烹泉带落花。向晚且从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赊。
古意。元代。潘伯脩。 空中望海水,日暮动微澜。神州何偪仄,半落烟霞间。少小戏嵩华,南鱼落星湾。七泽一朝枯,我亦非朱颜。道逢两白鹄,欲下昆仑山。写书寄西母,早遣君王还。
送陈亨叔县丞。宋代。刘克庄。 已折仙桂到月宫,安知再转瘴烟中。坐看管□封孤□,却使崔丞对二松。此士鼻端何待垩,老生指血至今红。祝君努力鸣昭代,切勿呻吟学冻蛩。
书报国壁向年寓学於此尝见虹下饮溪中复闻子。宋代。朱槔。 昔与春风来此时,携书龊龊伴儿嬉。山晴栏楯投雌霓,身病林峦号子规。短发萧萧吹易尽,长江滚滚去何之。欲追旧事无言说,更作三生石上期。
山陵道中四首 其三。明代。宗臣。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曲阑。清代。孙原湘。 隔墙花气隔墙风,知是钗丛是露丛。妆罢定应重顾盼,语来光认独朦胧。能教妒女甘居殿,羞对痴郎验守宫。行过曲阑还伫立,水晶帘罥玉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