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箫管遏行云,一盏华镫照夜分。残局东林还未了,秀才复社又论文。
秦淮杂诗 其三。唐代。张鸿基。 秦淮箫管遏行云,一盏华镫照夜分。残局东林还未了,秀才复社又论文。
张鸿基,字仪祖,号研孙,吴县人。诸生。有《传砚堂诗集》。 ...
张鸿基。 张鸿基,字仪祖,号研孙,吴县人。诸生。有《传砚堂诗集》。
朝中措。宋代。晁端礼。 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莫怪尊前无语,大都分外多情。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且尽十分芳酒,共倾一梦浮生。
閒中漫兴二首。明代。唐胄。 迢递川原瘦早霜,菊黄槐绿送秋忙。碧鸡金马看人淡,白鹤瑶琴伴意长。敢忘恩波天与阔,自伤痴拙老添狂。朔风也重袁安卧,夜夜追寻到枕凉。
东园小饮。宋代。陆游。 乞得残骸老故山,草亭终日对孱颜。孤云百尺起江际,幽鸟数声鸣竹间。众死一身今独健,人忙万物本常闲。此心欲语知谁听,赖有渔樵日往还。
谒董江都祠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太息江都相,遗风尚宛然。帷疑曾下日,园忆未窥年。大业尼山后,真源洛水前。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移居二首。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次宣州太守韵。宋代。林宗放。 双旌迎晓指林庐,五马逢辰政得舆。西掖旧裁天子诏,名山今睹帝王书。胸中霁朋何明甚,笔底清风更穆如。衮职还须补天手,徵黄那复更踌躇。
送别秦用中。明代。庄昶。 欲来消息满江湄,果见堂堂小仆随。几夜好诗全压我,百年老眼更看谁。宋唐大手诸公在,日月群经自古垂。回首梧桐孤凤远,东南天阔海西陲。
再题泖塔因赠修塔住持自正。明代。王世贞。 康会来江表,由拳已陆沉。五湖三亩地,千古一丛林。不坏金刚座,长抽碧玉簪。火齐摇塔杪,菡萏涌波心。汝有志公锡,何劳长者金。聚沙缘自昔,填海愿如今。一食分僧钵,三衣借客衾。鱼谙放生乐,鸟和讽经音。小缓庐山戒,篮舁日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