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逢元夕,篷窗听急流。我行才七日,有梦在孤舟。
镫火明官驿,人烟冷戍楼。今年江上月,一度已当头。
元夕。唐代。汪学金。 客里逢元夕,篷窗听急流。我行才七日,有梦在孤舟。镫火明官驿,人烟冷戍楼。今年江上月,一度已当头。
(1748—1804)江苏太仓人,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嘉庆中,官至左庶子。少时师事朱圭,为学兼通佛典。常以“毋虐取,毋奢用”诫子。有《井福堂文稿》、《静厓诗集》。 ...
汪学金。 (1748—1804)江苏太仓人,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嘉庆中,官至左庶子。少时师事朱圭,为学兼通佛典。常以“毋虐取,毋奢用”诫子。有《井福堂文稿》、《静厓诗集》。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唐代。元稹。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寄祝冉平川增城。清代。陈恭尹。 罗浮东望郁苍苍,忆共神君数举觞。蝴蝶洞中梅又白,凤皇峰下菊仍黄。不闻公事劳胥吏,但见人家足稻粱。父老跻堂称万寿,即今吾世是羲皇。
清晖楼。。弘历。 架木为高阁,疏泉得廓池。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笙奏新篁籁,衣沾宿雾丝。景参米氏画,神会谢家诗。
过仙都徐氏山居 其二。宋代。李邦献。 四海无尘战马闲,稻梁桑柘绿回环。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
览卷赠张山人。唐代。赵嘏。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某以病起不及饯送为三绝 其三。宋代。仲并。 扛鼎拔山谁长雄,八千号数誇江东。公家子弟又可用,要与父兄成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