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爱月登楼。玉笛横吹天际浮。
而今识尽悲秋意,独倚香篝。独倚香篝。两点春山只驻愁。
采桑子 见《昭代词选》、《词综补》。唐代。宋凌云。 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爱月登楼。玉笛横吹天际浮。而今识尽悲秋意,独倚香篝。独倚香篝。两点春山只驻愁。
字逸仙,江南长洲人。李博室。○昔铨部宋南园先生尝向余言:“孙女弱龄即喜涌吾子诗,妆台侧时手一编也。”今将四十年,其言如昨,而逸仙已归泉壤矣。俯仰三世,可胜慨然。 ...
宋凌云。 字逸仙,江南长洲人。李博室。○昔铨部宋南园先生尝向余言:“孙女弱龄即喜涌吾子诗,妆台侧时手一编也。”今将四十年,其言如昨,而逸仙已归泉壤矣。俯仰三世,可胜慨然。
得时与避世之怀各一。明代。郭之奇。 渊明不折小儿腰,子房却进老人履。归去仍招白衣人,功成亦从赤松子。
塞外三首。唐代。郑愔。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荒垒三秋夕,穷郊万里平。海阴凝独树,日气下连营。戎旆霜旋重,边裘夜更轻。将军犹转战,都尉不成名。折柳悲春曲,吹笳断夜声。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玉塞朔风起,金河秋月团。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海外归书断,天涯旅鬓残。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
秋雨叹 其四。明代。康海。 此雨初晴人亦狂,为能洗却烦蒸凉。那知狼藉遂如此,积阴郁郁行坐妨。儿童阶下戏舟楫,风动樯帆行猎猎。不知何日坠莲房,乱向波心逐莲叶。
睢阳庙二首 其一。清代。王式丹。 曾披唐史传遗烈,百战孤城迹不磨。犄角力堪歼寇盗,殒身功已障山河。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此日楹间修一拜,阵云边月想悲歌。
吴楚歌。魏晋。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
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五。清代。钱谦益。 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