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忆父二首 其一。唐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字逸仙,江南长洲人。李博室。○昔铨部宋南园先生尝向余言:“孙女弱龄即喜涌吾子诗,妆台侧时手一编也。”今将四十年,其言如昨,而逸仙已归泉壤矣。俯仰三世,可胜慨然。 ...
宋凌云。 字逸仙,江南长洲人。李博室。○昔铨部宋南园先生尝向余言:“孙女弱龄即喜涌吾子诗,妆台侧时手一编也。”今将四十年,其言如昨,而逸仙已归泉壤矣。俯仰三世,可胜慨然。
颜乐亭诗。宋代。苏轼。 天生蒸民,为之鼻口。美者可嚼,芬者可嗅。美必有恶,芬必有臭。我无天游,六凿交斗。骛而不返,硅步商受。伟哉先师,安此微陋。孟贲股栗,虎豹却走。眇然其身,中亦何有。我求至乐,千载无偶。执瓢从之,忽焉在後。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宋代。赵蕃。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我今一官非劝农,为民闵雨常颙颙。如闻春寒雨之候,病骨不惮添衣重。朝来数点初蔌蔌,势压黄昏成霡霂。虽云润物要无声,未救田畴龟背暴。眼前市籴虽云贱,复道输租钱乏见。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我今一官故不堪,此书归田为指南。便当教儿罢群读,读此宁忧饭不足。
寄致政苏子平大夫。宋代。郭祥正。 十年想见苏夫子,闻说腰金便弃官。云在皖山峰上住,龙归潜水窟中蟠。已无俗坌心休洗,更有春醪盏不乾。我亦江南专一壑,忆君相伴把渔竿。
与闲云尝中泠泉水。清代。李宪噩。 谁品山泉味,还推第一名。由来中泠水,偏喜注瓯清。寺顶吴僧汲,船头越女烹。君家石门好,可忆涧南行。
题节妇桥。明代。张弼。 北溪高冢对桥门,节妇芳名万古存。暝目终酬同穴志,苦心曲尽抚孤恩。寒烟蔓草无行迹,淡月梅花有断魂。客子往来休濯足,溪流从此不曾浑。
翠楼吟。清代。胡汀鹭。 宿枕余醒,残衾恋梦,晓眠欲起还止。清明才过也,顿风里连吹红雨。柳丝如许。几曾挽东君,暂毋归去。相思处,低回寻遍,旧曾游路。凄楚。更一番寒,尽酿阴成雨,天公无主。华年随逝水,问明镜朱颜存否。深深庭宇,已翠欲成堆,不堪回顾。应须记,春魂多在,锦囊诗句。
偈颂二十五首 其七。宋代。释如净。 冤有头,债有主。一剑当锋,豁开门户。拽队成群恁么来,放火杀人相合聚。老胡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