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宫阙丽春阴,三月花光照上林。
谁倚青楼望归骑,日斜南陌柳烟深。
辇下春日。唐代。寇准。 雨馀宫阙丽春阴,三月花光照上林。谁倚青楼望归骑,日斜南陌柳烟深。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齐鲁道中望睢阳有念。宋代。张方平。 重叠荒山满四围,征鞍系剑背斜晖。遥知梁国白云下,此际吾亲独倚扉。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宋代。杨万里。 渔家可是压尘嚣,结屋圆沙最尽梢。外面更栽杨柳树,上头无数鹭鹚巢。
喜程生自吴中回致五岳黄山人音问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黄子吾真畏,程生尔更奇。江城倾盖日,渭北暮云时。宝剑神终合,冥鸿性不移。忽思千里驾,惭愧昔人为。
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宋代。洪迈。 隐吏朱墨暇,饱眠北窗风。时呼方外客,逃暑尊酒中。寂寞杜拾遗,四壁口不供。坐取盘餐款,哀哉岂天穷。何如平生友,磁铁间不容。每怀千里驾,今作五斗逢。吏行散凫鹜,楸局收鸾龙。共话十年旧,事往如飞蓬。浮荣真一戏,何者为穷通。应须河汉语,净冼芥蒂胸。仆夫适在门,客醉尊亦空。更为后日约,乃此芙蓉红。
题隐者邵醇郊居。宋代。赵抃。 驱车乘兴谒先生,十里秋光照眼明。净室寒窗无长物,道书狼籍古琴横。
寿太师益公 其十一。宋代。洪适。 残生无似辱甄收,正作儒官已过优。只有望云朝夕念,恩波傥得下炎洲。
柳塘春小集分韵得水字。元代。陆仁。 修塘带长堤,柳色参云起。疏雨落高林,浅渚生春水。文轩敞棂槛,宛在水中沚。流波荡轻华,细藻跳游鲤。故人式相见,离别何所似。相对澹忘言,坐听流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