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送屠田叔之七闽。明代。胡应麟。 抗手春明话别离,为君重赋七闽诗。官曹盐铁酬文学,佛寺金银卧武夷。目断紫骝红杏苑,歌残黄鸟绿杨枝。侧生饱啖枫亭下,可忘京华识面时。
冬至前。宋代。李洪。 隐居慵出人嫌癖,乐静安閒只自怜。窗眼白驹催短晷,案头黄卷遣长年。南枝春信应先透,北陆寒凝势更坚。地下一阳何日复,千林枯木已欣然。
青厓雨山竹雨香城夜饮 其一。清代。郑孝胥。 老去诗人感事多,不辞专海一相过。六年如梦依然在,奈此灯前酒后何。
尝梨。明代。蓝仁。 庭前梨熟闹儿重,踏树攀枝渐欲空。一团削玉并刀下,数片浮冰碧椀中。疗渴已能除痼疾,尝新何幸及衰翁。仙人只爱如瓜枣,安得移根种海东。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清源大夫吴人到官之数月凿池引泉植芙蕖大变晋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诗寄题芙蓉亭。宋代。苏过。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昆山道中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 归鸟破烟没,飞泉隔陇分。松门挂疏雨,樵路蹋行云。独往随漫兴,高谈遗世纷。悠然一杯酒,可以傲人群。
入山马上口占。宋代。孔平仲。 奕奕秋光照眼明,野香山秀互相迎。路穿蒙密无人见,天借阴凉助我行。水窦溅流如贝玉,松风疏韵作韶茎。一重一掩尘埃远,故比城中分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