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从广雅尚书登石钟山昭忠祠。唐代。郑孝胥。 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春望。宋代。吴锡畴。 春事今如此,凭高兴未阑。半帘疏雨过,一院落花閒。草色迷幽迳,禽声出晚山。东风能育物,不改鬓毛斑。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 其三。元代。黄清老。 西山三月春,万物好颜色。鸟啼自宫商,花开各红白。滔滔东流水,千里在顷刻。风雨入远林,苔痕有新箨。鸡鸣潮欲上,山月迟归客。
赠授业刘先生致仕还吉水。明代。刘珝。 秋到梧桐暑气清,抠衣随步出都城。五千里外思乡梦,二十年前立雪情。栗里有人邀社饮,海鸥何事傍舟行。从今不上红尘路,坐看诸郎学凤鸣。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宋代。黄公度。 才华早岁妙中州,惠爱长存瘴岭头。陈迹他年循吏传,遗文何日茂陵求。平生业履一经在,投老功名万事休。惟有岿然岘山石,往来涕泪不胜流。
龙潭 其二。明代。黄廷用。 墨云亭午大于上,倏忽风雷若有神。一带江山皆化雨,三秋禾黍转芳春。彷徨周旱朝青帝,想像□霖系紫宸。岂是终南山上客,秪求真诀作仙人。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唐代。杨巨源。 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阙前。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
代人进太皇挽词 其二。宋代。徐积。 绛节排山仗,珠襦换玉衣。不乘黄鹄去,即御赤鸾飞。受谥心无愧,朝真德有辉。太元庭上客,闻义亦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