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堠子。唐代。罗隐。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和答陈明信兼简王立之。宋代。洪朋。 我如东南云,风吹西北度。时不与人谋,飘转无定处。如何红尘中,欻此君子遇。高标鸢戾天,能事豹隐雾。暴谑中酒前,了不与物迕。吾尝期若人,胸次贮风露。向来赏我诗,但坐日云暮。识君已恨晚,见君又不屡。今晨眼忽开,贻我河梁句。正声久不嗣,斯文谐韶濩。吹嘘君过矣,岂不爱我故。城南逸少孙,软语可与晤。闭门谢俗子,著书无窘步。小园花气深,客醉不得去。寻盟出无舆,风沙莽回互。
友人招集不赴。明代。王彦泓。 为感蘼芜曲,无心赋锦鞋。怜香留故枕,祝梦掩空斋。酒畔红酥手,缨边翠羽钗。暂堪同一醉,幽恨几时排。
题书后寄行人诗。南北朝。鲍令晖。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恒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宋代。晁补之。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新广柏悦堂后轩作七言。宋代。刘攽。 南荣曝日足娱客,北牖来风亦在予。聊以维摩开丈室,便知陶令爱吾庐。神龟大蔡昂头际,泽雉名翚矫翼初。戏问庭前双古柏,阅人无算我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