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不意云霄能自致,
空惊鹓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同程九早入中书(一作钱珝诗)。唐代。钱起。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将归桂林留别王志元刘象贤二首 其二。元代。郭钰。 志士慎唯诺,况乃出处间。白圭微有玷,噬脐良独难。富贵非苟得,贫贱当自安。干戈今若此,谁测衰盛端。明当为远别,为君吐心肝。愿言保贞节,深居且加餐。
述悲。宋代。陆游。 屏居不出门,终岁袖手坐;但怪意气衰,那觉日月过。故人为冢丘,老伴余几个?天高鬼神恶,回夭夷齐饿。遗魂一零落,岂复闻楚些?且当醉浊醪,吾梦行亦破。
郴江百咏并序·怨溪。宋代。阮阅。 溅溅溪水石磷磷,两岸山花野草春。流去前滩何处问,未应皆是酌泉人。
本中欲谋他日复来福唐之东山林少颖请作诗以记因成两绝 其二。宋代。吕本中。 更作东山住,寻盟尚有诗。看君腾踏去,及我未归时。
江湖散人歌。唐代。陆龟蒙。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发搔来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词云太古万万古,民性甚野无风期。夜栖止与禽兽杂,独自构架纵横枝。因而称曰有巢氏,民共敬贵如君师。当时只效乌鹊辈,岂是有意陈尊卑。无端后圣穿凿破,一派前导千流随。多方恼乱元气死,日使文字生奸欺。圣人事业转销耗,尚有渔者存熙熙。风波不独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罛疏沪腐鲈鳜脱,止失检驭无谗疵。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女留须眉。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所以头欲散,不散弁峨巍。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陆离。行散任之适,坐散从倾欹;语散空谷应,笑散春云披;衣散单复便,食散酸咸宜;书散浑真草,酒散甘醇醨;屋散势斜直,树散行参差;客散忘簪屦,禽散虚笼池。物外一以散,中心散何疑?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静则守桑柘,乱则逃妻儿。金镳贝带未尝识,白刃杀我穷生为。或闻蕃将负恩泽,号令铁马如风驰。大君年小丞相少,当轴自请都旌旗。神锋悉出羽林仗,缋画日月蟠龙螭。太宗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禁军近自肃宗置,抑遏辅国争雄雌。必然大段剪凶逆,须召劲勇持军麾。四方贼垒犹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饥。归来辄拟荷锄笠,诟吏已责租钱迟。兴师十万一日费,不啻千金何以支。只今利口且箕敛,何暇俯首哀惸嫠。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隵.冰霜襦袴易反掌。白面诸郎殊不知。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官家未议活苍生,拜赐江湖散人号。
壬寅立春在辛丑十二月二十九日归□□□三宿。元代。方回。 隔日春先立,崇朝岁始除。去来身不定,好恶梦皆□。□□千山外,舟车一月余。岂真休客担,犹□□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