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尽金钱,闲愁暗逐游思起。云松螺髻,眉剪春山翠。
试卷珠帘,风拂香生袂。凉如水,惜花心碎,忍把阑干倚。
点绛唇。唐代。张旭。 卜尽金钱,闲愁暗逐游思起。云松螺髻,眉剪春山翠。试卷珠帘,风拂香生袂。凉如水,惜花心碎,忍把阑干倚。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
张旭。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参议李郎中见和次韵奉酬。宋代。喻良能。 顷岁题名曲江院,及肩曾许亚宫墙。胸中阔贮云梦泽,笔下浓薰班马香。省直旧沾衾半白,除书行见纸新黄。和篇如出少陵手,谁谓无心赋海棠。
寄持正都官按部嘉眉。宋代。范纯仁。 使者观风过晚春,逢山应暂柅征轮。云埋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千里讴谣民足食,万家水竹地无尘。未能结驷相从去,簿领空嗟绊此身。
眼儿媚 春情。宋代。冯伟寿。 自颦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
笋。宋代。陈普。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山林足膏雨,土脉润以肥。震雷摇蛰虺,千根同发机。迸芽带珠露,裂地拆伏龟。开窗见罗列,茧粟出扶藜。艰给或避石,奋逸或攒篱。森森麞鹿角,重重虎豹皮。地力既莫御,天工亦不迟。志气凌青云,风节比伯夷。讵容荐清酒,但可供清诗。呼童窃取小,不敢言馋饥。含壳全其真,活火汤瀹之。知心三两天。一樽留晚曦。锦绷去什袭,玉版参吾师。似为伤恻隐,直是慰肝脾。几为造化盗,何必邻童窥。作桥周曲意,煮箦又何痴。惟应厚墙壁,高插数丈篱。护成碧琅玕,长似冰玉儿。吾闻北人说,洛下价不低。千金买一束,掉头更还疑。南方信多此,吾党苦不知。入山三尺童,俄顷满檐归。作羹厚於菜,入市贱如泥。敢为比暴殄,只为不思惟。昔在燧人前,真风犹未漓。人间珠抵鹊,天下凤为鸡。南方即此宝,南人独尔迷。朝吟渊明菊,夜诵首阳薇。悠悠今古人,无复知德希。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日月转两毂,阴阳分西时。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和风随土至,膏雨着物肥。千红咸竞晨,万玉亦乘机。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险不畏臲卼,难不辟石藜。启荆披瓦砾,撑屋触藩篱。头头出兕角,身身水犀皮。大方欺小弱,尖先后止迟。不知水先颊,游客戴鸱夷。六经无此物,昉见韩奕诗。韩侯富贵人,何况贫儒饥。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长镵君莫讶,容我踏朝曦。内戒捣虀妇,外徵老圃师。留先凤凰止,忽积蜜蜂脾。味既不可极,斑亦勿再窥。待尔林下友,一洗胸中痴。清风翠阴动,羽扇日接篱。此时林下客,何以并其儿。作未争长日,滕高陵薛低。一旦并夷齐,兄弟无相疑。庭前耸矛戟,栖鸦犹不如。斜阳绕三匝,疑事不能归。岂徒固吾圉,且不染尘泥。此儿真世宝,何必他谋惟。古来贵高上,盛德恶浇漓。宁令烹不呜,勿杀全德鸡。莫言一林竹,此路终不迷。何必趋青琐,亦胜对紫薇。携琴对此君,三叹锺期希。
挽陈东湖先生 其三。两汉。张衡。 四大假合相,六根清净缘。祇知心是佛,不惜药成仙。鱼泣衔沙立,鸥疑侧脑眠。凄其野人奠,秋菊荐寒泉。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宋代。杨万里。 人似隆中汉卧龙,韵如江左晋诸公。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近来廊庙多西帅,出相谁言只在东。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载德。宋代。陈渊。 辞寡觉我喧,气定觉我烦。沉吟孤鹤立,戏谑阳春温。岂不苦鞭策,去马终恋轩。由来君子德,寡怨非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