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
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
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
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月夜二首。唐代。王安石。 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怀圭峰影林泉。唐代。李洞。 吾家旧物贾生传,入内遥分锡杖泉。鹤去帝移宫女散,更堪呜咽过楼前。
游龙门寺同友人作。清代。世惺。 迢递龙门寺,萦回路几盘。虬松夹幽径,修竹隐飞湍。偈与閒官说,诗呈古佛看。地炉煨芋火,虚室不知寒。
题学宫壁。宋代。方信孺。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劫不能向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拟燕歌行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银河耿耿秋夜长,牵牛织女限河梁。终日美杼不成章,延颈北望涕沾裳。自居别我之他方,锦衾灿兮独空床。北风发发天雨霜,鸿鹄垂趐不能翔。溪谷天寒林树苍,道路欲归多虎狼。人烟断绝乏资粮,为君忧愁断肝肠。思策良马逝居旁,中道失路河无杭。揽衣踟蹰夜未央,愿为浮云归故乡。
题黄玉崙王母献寿图。明代。何吾驺。 瑶池桃实熟三千,西母青鸾五色鲜。知是调羹真相国,伴来梅鼎送淩烟。
和汉老弟夜雨诗 其一。宋代。虞俦。 蜡纸灯笼云母轻,近来勾我睡魂生。醒来骤听空阶雨,疑是糟床压酒声。
盐井渡铁锁桥用东坡柬新桥诗韵。清代。赵树吉。 乱山连僰道,巨刃摩云霓。裂为千尺涧,汇此奔雷溪。经营穷匠术,坐见椓杙低。何人铸铁索,横波贯虹堤。锒铛互钩连,专车骨相挤。至今化康庄,利尽滇东西。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轻跻。涛澜翻脚底,雾散驰千蹄。惜哉碑碣缺,岁月不可稽。昔闻刀墨乱,聚若沙中鹥。谁令失此险,渐构公输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终涂泥。齿冷及行路,色变谈中闺。十年风电过,刀剑不复携。往来似潮汐,茅店催荒鸡。历劫永弗坏,讵数三石犀。他年持节还,慰劳看扶藜。犹能学逸少,轻煤研麝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