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寄育王大觉禅师。唐代。王安石。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佥判赵宗吉。元代。卢琦。 大夫持宪檄,来憩古松阴。有马行阡陌,无鸦集泮林。丰功登石碣,归道载瑶琴。惟有前溪水,分明照此心。
赠卢汀谏议。唐代。王建。 青蛾不得在床前,空室焚香独自眠。功证诗篇离景象,药成官位属神仙。闲过寺观长冲夜,立送封章直上天。近见兰台诸吏说,御诗新集未教传。
侠客行。明代。徐熥。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自新河迤南道傍官宇铺舍皆一新知是府尹李庸所作赋 其二。明代。杨士奇。 府尹才能好,经营次第新。相知已心熟,犹问路傍人。
与客尝玉面狸次韵。明代。潘希曾。 敢誇野味少人知,诗客曾题牛尾狸。红玉饤盘争放箸,青钱沽酒共传卮。携来江北春深日,猎得山中雪霁时。正自思乡缘尔剧,未能归去是谁为。
将归嘉禾留别宝意。清代。王又曾。 英琼绣段叠还重,一月中江忽旧蹝。霜露空山须暂去,云龙万里会相从。论心合似乳投水,炼句精于金在镕。谁识燉煌杜法顺,华严字字畅禅宗。
送稚存先生给假还里。清代。永瑆。 一杯酒,相情亲,人生安得无故人。相情亲,一杯酒,故人那得无分手。去年春寒花未开,谷人先生摇艇走。庭虚情满思念深,一日何尝不在口。君无吴君膳羞恋,白云更不烦搔首。英年幕府辟才贤,博学宫端冠师友。信知综迹半风尘,未遽容颜全老丑。何为匆匆卷装去,邂逅无由折杨柳。君言令弟罢微员,昨接家书溘颓朽。寒冗幸禄恩何酬,期功在官颜孔厚。双凫乘雁足江湖,密筱疏松合箕帚。闭门须多著书日,况今年才四十九。古来良士不文章,世上枯坟竟谁某。鸰原尽急归亦得,温树无言意非偶。锡泉甘甘不吾负,到及新茶绿如韭。但恐吴君解笑人,此行已落春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