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行李是随缘,立别江头两霁天。
铁瓮独归三月寺,铜瓶轻挂两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竭,老拥云霞衲已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为师怀想几凄然。
西梁山下泊船怀别润州杲上人。唐代。林逋。 画图行李是随缘,立别江头两霁天。铁瓮独归三月寺,铜瓶轻挂两潮船。吟焚篆籀香初竭,老拥云霞衲已穿。昨夜西梁山下月,为师怀想几凄然。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半淞园端阳竞渡歌用陶社成立词韵。清代。祝廷华。 画船箫鼓秦淮月,渡头桃叶寻芳迹。西湖一棹听笙歌,夕阳烟景穷山泽。惠麓迤逦逢鼋渚,仿佛浮家与泛宅。吾侪行乐当及时,兴之所至手加额。沪滨近辟半淞园,与余所述相什伯。往来裙屐皆风流,迷离黛绿与粉白。陶情爱赴云水乡,最好晴波晚霞赤。端午年年吊屈魂,龙舟灿若鸾翔翮。竞渡轻桡鼓浪飞,锦标夺得辉生席。浣沙西子若穿波,画眉仙姝齐著力。五月五日非春宵,乃似千金争一刻。躬逢盛事羡群公,纪年柔兆摄提格。曩曾数至半淞游,憾非芳辰鲜有获。自惭眼福与余悭,笑嚬缘浅非嘉客。冥想当时情状多,匪徒佳丽聚千百。社题一纸邮筒来,耿耿余怀几莫释。逆知胜友集如云,觞咏流连永朝夕。憾余俗冗鲜暇时,迢递云山非咫尺。备员坛坫感先施,迟书不报难宽责。导扬风雅属名流,吟鞭令执忻为役。
贺新郎 其三。元代。邵亨贞。 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便掩映、含章窗户。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银烛暗,未归去。梦中曾被梨云误。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道秾艳、尚堪重赋。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空谷底,谩延伫。
减字木兰花。宋代。赵长卿。 阳关唱彻。断尽离肠声哽咽。酒已三巡。今夜王孙是路人。此情难说。莫负等闲风与月。欲问归期。来戴钗头艾虎儿。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宋代。彭汝砺。 甘雨祈祈兆岁丰,君王暇豫与人同。晴阳鱼跃烟涛外,暖日花开锦绣中。更有灵龟千岁绿,仍多陈粟万仓红。便知岂乐歌颁首,不比飞扬赋大风。
诗二首 其二。两汉。郦炎。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怀旧夜吟寄赵杞。唐代。李中。 长笛声中海月飞,桃花零落满庭墀。魂销事去无寻处,酒醒孤吟不寐时。萱草岂能忘积恨,尺书谁与达相思。悠悠方寸何因解,明日江楼望渺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