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挂冠客,至今留帝台。
红尘终可厌,青眼不长开。
春路半销雪,寒枝初破梅。
南园虚客席,洒扫望公来。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上侍中。唐代。司马光。 何事挂冠客,至今留帝台。红尘终可厌,青眼不长开。春路半销雪,寒枝初破梅。南园虚客席,洒扫望公来。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牧归途中作。明代。吴与弼。 夕阳归马正从容,出峡时迎入峡风。无数好峰罗远近,朗吟身在翠屏中。
至京口。。史鉴。 北上南徐舣画桡,欲将兴废问前朝。依山城郭高低堞,近水人家早晚潮。风到海门鸥社散,草青江路雉媒娇。梦溪风物今何在,故垒离离细柳凋。
送邹公瑾赴京二首 其一。宋代。王绅。 滔滔大江水,昼夜流无穷。飘飘太空云,来往何定踪。云出须致雨,水流拟朝宗。云水亦何心,物理自尔同。美人事真修,业成誉弥隆。譬彼瑚与琏,合致清庙庸。又若丹穴雏,飞鸣际时雍。今晨锦江上,征帆饱西风。执手不忍别,离忧益忡忡。阳回梅吐萼,雪消山露峰。盛年幸未艾,令德须更崇。
述哀 其二。清代。王采蘋。 一恸对几筵,旧事感历历。吾舅官均州,十载多政绩。棠阴俨然在,樵牧勤护惜。斯时况多故,剽掠纷盗贼。孚信能足兵,清野在坚壁。捍御何辛劳,昕宵忘寝食。催科拙甘任,逋赋日已积。空馀利济怀,宁免司牧责。改官赴信阳,捧檄嗟行役。能无折腰叹,感此暮景迫。引疾聊息肩,就养足怡悦。堂构喜克承,循良有贻则。武邑与蔡坡,弦诵同一辙。奈何爱日驰,五载去飘瞥。欢悰杳难追,兰寝断行迹。再歌《蓼莪》篇,呼吁亦何极。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
投辖饮,追欢急。持帚扫,痴心惜。有埙篪谐律,不消竽瑟。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满江红。宋代。刘克庄。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投辖饮,追欢急。持帚扫,痴心惜。有埙篪谐律,不消竽瑟。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送苏田司理。宋代。黄庶。 秦人勇斗暴,狱讼号难理。锱铢较罪法,阙责莫可避。苏生决曹掾,以明缚奸吏。我见狱户囚,出入有平气。章章三年课,已在山公启。六月暑湿衣,出汗若炊燹。俸微迫朝夕,冲热事行李。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
杂诗三十二首 其三十二。明代。李梦阳。 窭人困贫贱,忉切常自悲。达者竞先步,所苦名位卑。旦荣昏暮零,二者谁复知。二者不可知,懊恼将何为。不见旷世子,埋没随蒿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