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枯连夏火,洗濯待秋霖。
都邑沟渠净,郊原黍豆深。
流膏侵地轴,晴意动风琴。
谁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唐代。苏辙。 焦枯连夏火,洗濯待秋霖。都邑沟渠净,郊原黍豆深。流膏侵地轴,晴意动风琴。谁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怀京师。宋代。吕本中。 北风作霜秋已寒,长江浪生船去难。客愁不断若江水,朝思莫思在长安。长安城外高十丈,此地岂容胡马傍。亲见去年城破时,至今铁马黄河上。小臣位下才则拙,有谋未献空惆怅。汉家宗庙有神灵,但语胡儿莫狂荡。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宋代。杨万里。 七月初头六月阑,老夫日醉早禾酸。莫将煮吃只生吃,更泄天机向达官。
题边袖石诗本。清代。邵懿辰。 寒镫坐窗把卷疑,疑君直作古人诗。白云在天月在手,超遥千里龙驹驰。十年客旅燕南垂,醉墨洒壁鸿淋漓。忧时涕泪饮入腹,茫茫春色登楼悲。只今身到蓬山上,犹似饥驱洺水时。神仙中人不易为,玉山无禾凤长饥。燕颔终须飞食肉,莫羡纷纷昨暮儿。
送江源南还。唐代。王翰。 万里从游竟独归,不堪泪尽瘴江陲。宗原去世英灵活,惠叔收亲骨相奇。丹荔黄蕉蛮客祭,素车白旐楚人悲。秖今南去谁相慰,欲作哀吟恐不支。
访刘晴川公云津次白沙韵。明代。罗洪先。 谁信元城后,今人亦可寻。一生无妄语,千载几知音。试问狱中事,何如岭表心。道南闻已久,君是指南针。
冬夜月下作。宋代。陆游。 造物宁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风。煌煌斗柄插天北,焰焰月轮生海东。皂纛黄旗都护府,峨冠长剑大明宫。功名晚遂从来事,白首江湖未叹穷。
寄李商老。宋代。吕本中。 竹不可一日无,酒不可饮不醉。平生嗜酒爱风竹,此意不许凡儿会。南来经年饱尘垢,袖手甘随百夫后。文章漫作无功身,只了儿曹补窗窦。黄沙障日江漫流,青山唤我十年旧。忆昔泊船鹅翎口,把酒遥为故人寿。只今身在心已老,千岩想像灵芝秀。君家兄弟固不凡,解挽三友勤相就。中郎卧病过春晚,昔则酒狂今诗瘦。山房大名不坠地,诸老风流未宜弃。老桧参天可乞盟,粢食铏羹乃无味。如君高韵千载同,可更托身三数公。丈夫劲挺要长久,百万叩关一夫守。胸中江海不须道,此流何必计升斗。眼前勃窣诉二友,听客所为公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