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江涛壁垒颓,苍崖翠甓就新台。
咄嗟双阙还依旧,咫尺群山信有材。
画戟风生两衙退,飞桥日出万人来。
不因毁圮催兴筑,谁见雍容治剧才。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唐代。苏辙。 金月江涛壁垒颓,苍崖翠甓就新台。咄嗟双阙还依旧,咫尺群山信有材。画戟风生两衙退,飞桥日出万人来。不因毁圮催兴筑,谁见雍容治剧才。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一 迎神奏淳和之曲。明代。宋濂。 皇图聿崇,茅社受封。礼分虽异,孝思则同。缅怀世德,源深流鸿。报本有祀,式昭神功。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宋代。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金缕曲 成都夜饮。近现代。陈仁德。 痛饮当今夕。对金樽,几番慷慨,几番悲戚。千里相逢须一醉,莫管秋风萧瑟,任满地,黄花堆积。长夜高楼灯火灿,渐锦官城黯车声寂。肝胆热,吐胸臆。读书报国谈何易。望寰中,冠盖相逐,冤魂群集。炮火横飞兵车乱,一霎京都血碧。空费尽,书生心力。过眼云烟真若梦,猛回头百代皆陈迹。长啸起,仰天立。
梵音洞。清代。吴瞻泰。 磅硠惊浪鼓,杳冥散烟雾。下有龙伯驱,上有珠帘布。神椎杰石裂,脉脉不得渡。初睇根虚无,黯黕渐有遇。衣袖妙庄严,金人宛镕铸。移时法相微,翛然自来去。平生耳《齐谐》,景纯《山海注》。幻影惊盲聋,谲诞理亦具。长啸凌屑霄,海鹤高骞翥。
姑苏晚泊。宋代。吴锡畴。 有味吟边景,无愁醉里身。如何连夜梦,只是到家频。更永迟留月,梅寒漏泄春。吴王台下泊,访古待清晨。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唐代。韩翃。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唐代。苏颋。 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愿陪阳数节,亿万九秋期。
完淳篇。明代。徐渭。 七孔虽外交,谁令滑其里。一朝一凿之,七日浑沌死。大隗山上牧马儿,轩辕黄帝称天师。牧儿冯马马则扰,伯乐冶马马生巧。噫吁嘻,海若太仓之米,庄生濠上之鱼,纪渻木鸡之无敢应,野老鸥鸟之忘其机。葛天无怀差可意,卢敖汗漫长相思。不周崩堕只下土,破天一角谁与补。石头五色烂如花,女娲十笋高能许。君不见朱提著铜银堕赝,心银之雁知何限。蜘蛛借雨诈骊罝,络纬将声浑纺车,巧则巧矣真则差。郑君号完淳,陈君请我说。我谓淳之完,辟彼云中月。自云自月自扫除,高团依旧金蟾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