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
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答吴和二绝。唐代。苏辙。 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寄赵农丞。宋代。韩淲。 祝融紫盖潇湘水,已是离骚更著秋。仕宦有时还潦倒,人生何地不周游。久持庾节身长健,才乏奚囊意必遒。我老重加交旧少,望馀风叶冷啾啾。
题杜茶村镫船歌后 其二。清代。张清标。 何处闻歌不可怜,秦淮丝竹委荒烟。伤心寄语阮司马,惭愧《春镫》《燕子笺》。
九华山 其七。宋代。王十朋。 郡楼初见一奇峰,深恐烟霞无路通。神母遥遥将九子,总将山色到舟中。
沁园春 垦田东城。元代。许衡。 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晓枕睡馀。唤老妻忙起,晨餐供具,新炊藜糁,旧腌盐蔬。饱后安排,城边垦斸,要占苍烟十亩居。闲谈里,把从前荒秽,一旦驱除。为农换却为儒。任人笑、谋月拙更迂。念老来生业,无他长技,欲期安稳,敢避崎岖。达士声名,贵家骄蹇,此好胸中一点无。欢然处,有膝前儿女,几上诗书。
尹右民下第归过讯。明代。张家珍。 野树分秋色,庭花坐似春。青云原不坠,绿蚁且相亲。耻下荆山泪,同生杵臼身。丈夫恩未报,终是有心人。
卖炭翁。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消寒杂咏三首 其一 寒衾。近现代。吴文治。 檐角彤云欲雪天,绳床转侧未成眠。寒宵真觉衾如铁,独客难眠夜似年。梦待寻春蝴蝶杳,足先警冷鹭鸶拳。扶头强约梅花睡,已听晨钟到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