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唐代。苏辙。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谒金门·梅粉褪。宋代。曾原一。 梅粉褪。点点雨声春恨。半吐桃花芳意嫩。草痕青寸寸。把酒花边低问。莫解寒深红损。等待春风晴得稳。琵琶重整顿。
观五老峰三叠泉。清代。罗运崃。 五行水气匡庐钟,飞泉裂石奔群龙。君看三叠更神异,杯勺苞含造化功。乾坤未破如一纸,太古肝脾馀此水。亿变谁穷劫后尘,水涸山萎天亦死。霄壤遥悬大海高,二气绵绵一线交。下吸坤精浇日月,还倾云汉苏鲸鳌。凌风飘飖那可度,人间天上知何处。绝壑惟令烟雨栖,层梯乍擘仙尘路。水落一叠潭一泓,第三潭更珠态生。湍崩朴战猛霜镝,萍凝不动浮奇青。昔游卧龙与喷雪,崖回嶂沓闭林窟。长虹独挂天当中,五老峰头辨秦越。鄱阳影漂东苍苍,巨川西瞰沧波长。神畿瓴建注其腹,有如坐治开明堂。悬罍睇隔岩攒槊,奋汲馀淙已无驳。世人那解尝淄渑,祇道泉清沟渎浊。二分垂趾惊巑岏,眼花欲坠魂为颠。四大光音成恍惚,但见冥漠蒙垓埏。
怀成父。宋代。赵蕃。 竹里人家茅舍烟,竹篱崩缺涧鸣泉。几声啼鸟隔林唤,两树桃花相对然。古路经行斜更直,好山迎我后仍前。暂谋坐睡还成觉,春草池塘思惠连。
奉书岳忠武王诗集传后。元代。成廷圭。 班师归来泪如雨,洒向北邙陵上土。金杯不共半杯来,旌旆已入黄龙府。奸秦柄国奈若何,世上英雄本无主。谁人肯道莫须无,嗟尔张公作何语。一朝行殿受封功,锡宴湖山看歌舞。两宫万里尚龙沙,泉下臣飞心独苦。臣家有子罪万死,臣心有血一斗许。君王还肯北征时,留衅中军帐前鼓。大河落日又风尘,抚卷令人哭忠武。
谢君贶宣徽用少微今已应星文。宋代。邵雍。 一字诗中义未分,少微今已应星文。闲人早是无凭据,更与闲人开后门。
送曹元孝监河之徐州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 石閤延春望,洪舠送酒须。断蛇荒泽徙,戏马旧台芜。碧树通江徼,苍烟接海隅。三山不可见,休更问蓬壶。
家有两瓢分贮酒药出则使一童负之戏赋五字句。宋代。陆游。 长物消磨尽,犹存两大瓢。药能扶囷惫,酒可沃枯焦。童负来山店,人看度野桥。画工殊好事,传写入生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