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唐代。义净。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
义净。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明代。释函可。 几年相约入千山,万丈枯藤我独攀。何日团圞最高处,峰峰收拾破囊还。
次韵寄友 其二。元代。吴当。 几年野烧着寒灰,此日楼船向海回。万叠云烟秋似黛,一江风浪夜如雷。歌残玉树浮空棹,梦入金茎渴露杯。想待上林花未发,春光应得鼓声催。
口占。唐代。邓肃。 白鹤一去断消息,白鹤岭高高无极。仙人望汝久不归,珠花撩乱瑶海碧。当时同伴有飞鸾,雪浪欣天翻彩翼。世间千岁会重来,过眼不须寻鸟迹。
送于中丞使北蕃。唐代。雍陶。 朔将引双旌,山遥碛雪平。经年通国信,计日得蕃情。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
秋雨。宋代。陆游。 毒热秋未衰,吾庐况浅迫。虽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帻。萧萧三日雨,出此炮烙厄。潇湘应更佳,恨我无六翮。
忆昔八首 其七。明代。李时行。 水落天空溽气收,微茫烟渚隔沙邱。寒催砧杵千家月,霜到关河几树秋。声断塞云闻雁过,光侵池草见萤流。感时王粲心徒切,独倚荆南万里楼。
八盗。宋代。张耒。 挟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宁循白马。袁村饮酒呼主翁,主翁仓皇问以弓。朝饭南山民献彘,主人赠刀其姓李。道逢两夫捕鹰隼,胁之以威使从己。晚投民居迫之馈,坐有三夫愿从事。其徒新故十有三,驱使两夫前探伺。谍知小水无徼巡,弯弓长呼苍市门。传声市人恣诱胁,扰扰坐致几千人。一盗登床坐而视,四盗执兵环以卫。八夫露刃入民居,敛聚金珠致之帅。搜罗抉剔凡八户,淫污妇女累其主。烹羊致酒来纷纷,钱币满前随赐与。一盗扬声集市人,我怜市人常苦贫。居民积财尚余羡,恣尔攫取舍无嗔。市人听令喜且舞,肩负囊担谁复数。须臾散去闾里空,犬逝鸡逃无敢语。八盗连谋诏其五,为我鸣金南取路。人闻金声谓盗南,八盗西驰下山去。长吏飞书呵有司,坐欲捕获如吾期。洛阳大牓如匹帛,一百万钱赏能获。一朝两卒扣吾门,自言有密人不闻。我知小鼠群偷地,二盗今居洛之涘。立呼吏兵给戈弩,期以朝擒夜驰去。可怜鼠子不知逃,犹复持矛起相拒。一士挥刀身首离,复取傍盗如携儿。八夫获二亡其六,尽取党人付诸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