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
义净。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六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明代。李寄。 好手天公应自誇,长空万里禦虬车。敲残宝月光成片,关倒银河浪作花。贾岛吟肩徒有骨,袁安僵卧并无家。近来诗律精严甚,莫怪人呼王夜叉。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宋代。陆游。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迎善财归南楼。宋代。释梵琮。 古寺闲房共掩扉,相逢彼此罢参归。时难只得同香火,莫信闲人说是非。
坐夏净慈戏书解嘲。宋代。释绍嵩。 南屏寄傲且今年,况复相羊得自便。天下无人闲似我,闲中方寸阔於天。
赠普照监院。宋代。赵鼎。 飘泊嗟何往,归来恨莫从。师犹作秦语,我已效吴侬。水浅长河浪,山低太华峰。几时携手去,南北本同宗。
奉送座主大司徒马石渚先生还南都。明代。黎民表。 淮海声华峻,孤卿地望优。经纶明主用,性术古人求。鸑鷟争先翥,麒麟独晚收。长沙从偃蹇,炎峤讵淹留。共治资长孺,相迎得细侯。輶轩恣历览,井邑变歌讴。重以纡筹远,还将赐履周。威棱加赤电,羽翮在高秋。气色干星象,班司切冕旒。引经常独断,焚竹岂穷搜。虚已推朝议,清衷彻睿眸。万方虞大计,一德倚深谋。飞挽踰青海,璆琳积介丘。岁时私藏竭,动辄大农忧。剸削皆全刃,操持实巨舟。名高诸老逊,契合五臣流。闭閤耽玄默,清关秪静修。魏多调水旱,谢每镇沉浮。盛业今谁继,为文更不休。谭诗宗马郑,搦翰捷应刘。藻镜咸莹彻,词场屡校雠。微才叨盻睐,曲木荷雕锼。碣馆嗟垂翅,梁园厌薄游。永言陪宴席,长得奉清酬。辙涸波空荡,途穷骋末由。摇心随几杖,捐玦别河洲。世事云泥隔,馀生日月遒。吹嘘无狗监,江汉有菟裘。去去随朱鸟,飘飘偶白鸥。愿公归鼎轴,六㝢奉皇猷。
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宋代。赵蕃。 斗食缀散吏,幽栖还故山。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