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唐代。李弥逊。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雷州八首 其二。宋代。苏轼。 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史君送客陟高台,天宇澄清四望开。一字横空霜雁去,两眉分碧楚江来。
庙堂孰是调羹手,郡国犹淹济世才。新酒正香鲈蟹美,篮舆何日许重陪。
史君梁奉议送客至高明轩为予言登览之胜作四韵戏寄。宋代。郭祥正。 史君送客陟高台,天宇澄清四望开。一字横空霜雁去,两眉分碧楚江来。庙堂孰是调羹手,郡国犹淹济世才。新酒正香鲈蟹美,篮舆何日许重陪。
马百愚同沈清溪见访次韵二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门接渔樵只数家,柳条藤蔓转相遮。不妨佳句频题竹,况有清尊共对花。开阁定攀栖旧榻,入溪还拟著浮槎。谁言人世相逢易,浩荡江湖未有涯。
读曾文正公集。清代。孙垓。 挑镫对编简,仰止德愔愔。学术祛成见,勋名出小心。论文官烛灺,筹笔阵云深。允矣读书法,千秋佩士林。
百字令 红蓼。近现代。邓潜。 燕支滴碎。甚西风巧画,横塘秋色。密密疏疏红穗穗,立上蜻蜓无迹。夕照留痕,凉波倒影,误引桃源客。一枝蟹抱,老渔丛畔吹笛。半世犹客花潭。并无花看,一片萧萧荻。小卷鸳鸯猩色笔。梦想江南江北。浪迹流萍,生涯集蓼,无计还乡国。水荭相对,鹭鸶同样头白。
赠邵都阃迁惠潮参将。明代。王世贞。 长闻借箸参戎幕,始见移营出瘴沙。鲸岛夜严千舸月,羊城春散万人家。将军别诏师横海,天子新名县获嘉。莫惜斗来金印大,功成看取鬓边华。
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宋代。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