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
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
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
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长安上巳日对雨忆杭州。唐代。强至。 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明月生南浦·河桥泛舟同吴竹屿赋。清代。过春山。 宿雨收春芳事尽。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溪上人家开返景。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欸乃川光暝。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唐代。高适。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岁物萧条满路歧,此行浩荡令人悲。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廷实偕丁明府游圭峰雨中奉寄。明代。陈献章。 脚头到处是天台,多少风光在草莱。花县偶携明府去,玉台还少道人来。清流赴海无千里,白骨封苔有几堆。对雨一樽须强饮,为君呼起鼻中雷。
下皋杂咏 其九。明代。黄仲昭。 一川桑柘隐烟霞,黄菊苍松自一家。更喜舍南添隙地,开渠占断白鸥沙。
赠令狐博士。唐代。张籍。 头白新年六十馀,近闻生计转空虚。久为博士谁能识,自到长安赁舍居。骑马出随寻寺客,呼儿散写乞钱书。古来贤哲皆如此,应是才高与众疏。
西域请平三首 其二。宋代。刘敞。 禦戎传上策,不战屈人兵。遂断匈奴臂,何须万里城。出车非远略,高枕得升平。战骨翻空死,吁嗟壮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