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
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致仕后戏赠故人。唐代。张齐贤。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
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寄武昌胡从事。宋代。宋庠。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浣溪沙。宋代。陈允平。 柳底征鞍花底车。两行香泪湿红襦。别来莺燕已春余。梳洗楼台愁独倚,笙歌庭院醉谁扶。卷帘闲看玉储胥。
次韵梅花十绝句 其五。宋代。刘才邵。 应嫌素质露天真,却把轻黄拂蕊尘。休向吟窗动诗兴,多情先自不禁春。
绿波亭。元代。陈基。 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燕子不来秋已暮,倚阑无语独逡巡。
雨中独居有怀江梅。宋代。刘敞。 晨起风雨交,萧萧秋意寒。出门无所诣,行道如此难。思我平生游,相得他日欢。兴来未尝约,趣合不待言。浊酒有与醉,孤琴能一弹。时时商声歌,磊落千琅玕。浮云归无期,宿草秋向残。独咏鸡鸣诗,一唱三四叹。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明代。高启。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酬竹岩江湖伟观。宋代。释居简。 伟观如伟人,特立万夫上。胸中九云梦,浩然老益壮。挂窗著孤山,排闼数秦望。平湖宜阴晴,西子亦澜浪。江潮齐晦朔,海若见情状。由来非地献,亦复岂天相。谁将万象影,幻此千幅怅。悠然会真意,何以堪俗况。曲阑供小立,双眸纵遐放。空濛辨畛畦,平漫分趣尚。外则尽诸物,内则了诸妄。何妨水涵空,勿使云塞向。不须陋狭隘,更复事宽旷。湛此一寸虚,秘发千古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