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西山雨,搞论由群居。
冥冥白雾深,谁卧隆中庐。
同俞季渊访王修斋遇雨次季渊韵。唐代。刘黻。 投宿西山雨,搞论由群居。冥冥白雾深,谁卧隆中庐。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宋代。邵雍。 车从赏春来北京,耿君先期已驰情。此时殒霜奈何重,今岁花开徒有声。既辱佳章仍坠刺,宁无累句代通名。天之材美应自惜,料得不为时虚生。
赠医者张生。明代。王世贞。 吾怜张仲景,卖药不论钱。白屋人偏起,青囊手自编。獭从针底失,蛇向壁间悬。欲识仓公姓,还凭太史篇。
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宋代。戴炳。 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题东林寺元祐上人院。唐代。黄滔。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
病中初闻复官二首。唐代。韩偓。 抽毫连夜侍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烧玉谩劳曾历试,铄金宁为欠周防。也知恩泽招谗口,还痛神祇误直肠。闻道复官翻涕泗,属车何在水茫茫。又挂朝衣一自惊,始知天意重推诚。青云有路通还去,白发无私健亦生。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莺。宦途巇嶮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
二月十四夜霜。宋代。梅尧臣。 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欧子建新自贼中回过其竹素山房因赠。明代。李孙宸。 相闻踪迹几间关,剩有蓬蒿一榻閒。家为频移疑逆旅,书缘著就即名山。半林雨过春花落,隔寺钟残暮鸟还。辛苦未忧惊老瘦,祇怜多病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