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暖热夜催春,天半楼开饮近臣。驰道横头起山岳,露台周匝簇朱轮。
隔帘艳色多相照,下马轻豪各竞新。我已暮年殊趣向,浓油一盏桉边身。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唐代。梅尧臣。 灯光暖热夜催春,天半楼开饮近臣。驰道横头起山岳,露台周匝簇朱轮。隔帘艳色多相照,下马轻豪各竞新。我已暮年殊趣向,浓油一盏桉边身。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庚午除日。明代。李梦阳。 于今将四十,始悟昔年非。白发谁能那,红颜我渐违。行藏沙上鸟,日月故山薇。怅望劳歌起,风河柳色归。
赠眷弟陈一之之任南昌司训诗一首。明代。谢迁。 吏部传家羡太常,银台秋署倍增光。君今莫厌芹宫冷,一脉书香足绍芳。
携小儿方家坪拜先陇。明代。吴与弼。 方家坪侧接连塘,二代铭旌托此藏。孱薄每惭荒世德,阃仪空感孝思长。
赤日。宋代。刘筠。 芒熛盛德正浑仪,休问探汤向小儿。尽日羽陵开蠹简,几人河朔引芳巵。尧厨萐莆频摇处,汉殿相风未转时。争得琴高借双鲤,暂游姑射对冰姿。
和康甫兄见寄。宋代。金君卿。 梦想南亭倚翠岑,手栽松竹已成阴。白云不是无留意,出得山来四海心。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宋代。李吕。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踏莎行 舟次河桥。清代。陈维崧。 别酒才醒,离程乍远。兰桡斜阁烟中饭。霜华昨夜湿银篝,夜深记有人低唤。肠断难禁,魂销何限。邻舟商妇筝声换。一分明月照河桥,桥头船里愁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