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去年雪,镜里旧时人。
不觉应销尽,相看只似新。
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
独爱开封尹,锺陵请去频。
嘉佑己亥岁旦永叔内翰。唐代。梅尧臣。 阶前去年雪,镜里旧时人。不觉应销尽,相看只似新。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独爱开封尹,锺陵请去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宋代。苏辙。 蔼蔼堂西十亩园,晚凉迎步绿阴繁。共惊春去已多日,争看花开最后番。未许狂风催烂熳,故将青幄强安存。请公作意勤欢赏,趁取残红照酒樽。
九月一日过刘氏昆弟对菊。明代。何景明。 谢庭看朔菊,楚客醉燕邦。琼树元相对,金花亦自双。霜云阴夕院,灯火灿秋窗。待到重阳日,还来倒玉缸。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三。明代。蓝仁。 摩挲老眼倦编蒲,雨过山窗兀坐孤。松带浮云张翠盖,草承残照缀明珠。鸟鸣转觉林塘静,花发方知节候殊。张籍题诗工古淡,爱来同赋辋川图。
秋溪。宋代。沈说。 迎月步秋溪,芦长与树齐。水光连汉近,夜气压山低。岸隔呼渔渡,林疏见鸟栖。酒微风力劲,归袖冷凄凄。
石门精舍。清代。张延祚。 凌晨多爽气,小驻依薜萝。白云补石罅,清风出岩阿。朝旭华远岫,残星逗遥波。露珠何的烁,草木争阿傩。凭栏供眺望,即景还摩挲。萧然拟出世,其如骨肉何。空谷无人来,当昼乃逾静。峰高绝鸟喧,露圆筛日影。余墨剩浅池,微香发古鼎。更衣翻短襦,盥手汲素绠。瞑目得奇观,漱津当香茗。习静垂湘帘,午钟发深省。
题梅妃画真。唐代。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