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风动竹,声碎影仍繁。
冲扉忽自启,出候初迎门。
惊雀枝未定,乳蜂窠暂翻。
飘飘一举袂,聊更迟来辕。
拟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唐代。梅尧臣。 窗前风动竹,声碎影仍繁。冲扉忽自启,出候初迎门。惊雀枝未定,乳蜂窠暂翻。飘飘一举袂,聊更迟来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贞节莫孺人三首 其二。明代。林士元。 偕老平生愿,那堪丧所天。妆台春梦冷,玉颊泪痕鲜。劲节丹心炳,孤身白发坚。彤庭旌节下,奕祀姓名传。
四时宫词 其二。宋代。方一夔。 披香帘捲几斜晖,别殿承恩似觉稀。风蘤影摇阴欲转,露蝉声彻暑犹微。肉痕浅印丹砂血,手迹新裁白纻衣。例赐扇纨长弃却,双双羞看綵鸾飞。
如归亭顺风。宋代。王安石。 春江窈窈来无地,飞帆浩浩穷天际。朝天吴川夕霅溪,回首乔林吹岸荠。柁师高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复止。人生万事反衍多,道路後先能几何。
雨中过明觉招上人辄留小诗。宋代。李之仪。 雨路如投洗,山行似踏绳。深閒逢竹院,欢喜得诗僧。语款疑缫茧,心明自有灯。难忘惜别处,高义等丘陵。
送虞部杨员外出牧池州。宋代。宋庠。 郎署新闻一进阶,汉家临遣重州台。人持泽节龙形出,路建风旟隼翼开。千顷江禾年有瑞,万盆吴茧俗丰财。吟窗剩赏云峰翠,即是踰朞报政回。
和谷字韵。明代。袁宏道。 江波日夜鸣颓绿,眼底屏山青六六。茶花冷茜烧春云,酒晕生腮红照肉。先生吟诗新履道,儿童觅砚旧纱縠。只觉营生让怒鹏,未许卑飞夺倦鹄。水响风枝伴楚吟,浓烟淡月随燕玉。竞奇角险建骚场,彻夜灯花守鱼目。规红缕碧惟好手,入地搜天快神足。诗成佳恶自平章,除却莨稊留嘉谷。
靖安八咏 涌 其七 泉。明代。如兰。 神僧卓金锡,抚掌涌泉地。突如沤点圆,怒作汤鼎沸。初疑蚌蛤胎,吐出蛟人泪。陆羽或可招,裹茶试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