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
云树阴其旁,造物将有假。
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
乃知爱玩心,朝夕未忍舍。
近移溪上石,怪古苍藓惹。
芍药广陵来,山卉杂夭冶。
春禽时相鸣,宾从不应寡。
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
胜事已不辜,吟觞无倦把。
寄题滁州丰乐亭。唐代。梅尧臣。 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云树阴其旁,造物将有假。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乃知爱玩心,朝夕未忍舍。近移溪上石,怪古苍藓惹。芍药广陵来,山卉杂夭冶。春禽时相鸣,宾从不应寡。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胜事已不辜,吟觞无倦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沙溪独坐有怀霞居亡友。明代。傅汝楫。 尺五楼开鸟石尊,桂枝梅树净柴门。壶觞旦日家中宴,衣服秋冬海上村。沙际学书寻鸟迹,林间会意解禽言。奇踪忽忆霞居子,泪落溪流过竹根。
淮南卧病感路群侍御访别。唐代。鲍溶。 西台御史重难言,落木疏篱绕病魂。一望青云感骢马,款行黄草出柴门。
过朝天岭二首。宋代。范祖禹。 夜上朝天晓不极,举头唯见苍苍色。回看初日半轮明,下视嘉陵千丈黑。
代所思别后阿姚 其五。明代。王彦泓。 墙头金柳罩儿家,窗掩轻寒六扇纱。心病倦挑心字领,睡鬟松落瑞香花。园林霁爽初煎酒,院落阴沉好斗茶。莫负一川春水绿,支机人望正浮查。
明陵哀。唐代。康有为。 天寿百七里,峰嶂耸楼阁。豁厊开堂户,森耸出丘壑。冈峦俨拜伏,信是帝王宅。英雄只眼巨,岂假王廖择。郁郁十三陵,神奥盘松柏。幽城何崔嵬,佳气葱郁郁。当其营隧时,鱼膏荧證碧。玉棺藏九殿,南山为石椁。宫监日进膳,翠辇来献酌。荒哉政事失,兴废易三恪。圣朝隆仁厚,禁樵饰丹雘。功德矻丰碑,亭亭侵寥廓。寝殿俨天扃,宫垣壮如昨。昔者宋诸陵,僧伽溺骨虐。金鱼丧玉匣,冬青凄霜薄。乃知今代仁,恩厚不能约。我来览天阙,华表双岳岳。翁仲陈夹道,列像如踊跃。武将剑甲猛,文吏冠袍博。狮虎象马羊,或伏或立搏。巨大数丈馀,皆用一石凿。廿里道相望,大工何磊落。万国陵墓壮,无如长陵卓。欧人多瞻望,我华色不削。
雨霁。宋代。陆游。 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老惊时易失,闲觉日偏长。合合蛙何怒?翩翩蝶许忙!闭门真得计,切勿变轩昂。
题乡事寄静者。明代。陈子升。 俗尚吾何羡,乡情君莫嘲。鱼花千里舸,鸡菜万家庖。竞渡黄头出,柔桑皓腕交。惟馀读书客,高卧静衡茅。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八。清代。纪昀。 山城是处有弦歌,锦帙牙签市上多。为报当年郑渔仲,儒书今过斡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