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
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
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送盐官刘少府古贤。唐代。梅尧臣。 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七夕同受之坐雨偶吮墨作中峰夜雨因忆拂水山。明代。程嘉燧。 漱壑淘林殷户雷,冥冥松际失崔嵬。山窗五月寒如水,知是湖桥暮雨来。
木兰花慢三首 其一。清代。奕绘。 红尘不到处,特选胜,集婵娟。见裙衩相偎,冠中列坐,人各吹弹。良辰赏心乐事,把浮名、一笑付波掀。座下苍苔细草,曲中流水高山。轻扬缟袂按冰弦。纤指玉笙寒。此化乐天宫,心何曾染,眉未尝攒。长歌短歌数阕,正清香、涧底放幽兰。好住白云乡里,千秋万岁同欢。
分水庙。清代。戴敦元。 云散星驰不尽流,殢人江海思悠悠。出山岂特分清浊,歧路无端感去留。咫尺便成千里别,萦回难挽百年愁。最怜萍叶随波去,夜夜寒情上客舟。
晓饮忽醉拥禅衣坐睡。明代。陈献章。 三杯过卯得瞢腾,坐拥禅衣问杀更。下砌握刀山竹冗,开门负水海棠生。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唐代。白居易。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初春三绝 其二。宋代。吕陶。 谁知真宰执天端,天运无私造化宽。是物向荣皆锐意,莫于春色办蒿兰。
卜算子。宋代。陈三聘。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