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
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
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
肌肤非木石,絺綌烦衣襟。
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唐代。梅尧臣。 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肌肤非木石,絺綌烦衣襟。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自蔡河至陈州。宋代。刘攽。 舟行过林樾,密树相排挤。仰视青冥天,飞鸟犹不移。临流方浩叹,照水分鬓眉。三十有二毛,中肠默兴悲。
赠孙童子儆。清代。范当世。 倦眼风尘下,英英见此人。清思得初理,文雅故天真。白日辉如此,黄华迹易陈。高轩才过汝,珍重短衣身。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宋代。郑思肖。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织锦篇。元代。陈基。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
访卢绍伦隐居。清代。李英。 过访樵山老,高怀两鬓丝。榕阴同酌酒,菊径一敲棋。问寝承欢日,投簪戏綵时。藏真深洞里,兰桂满庭墀。
一樗散人歌。明代。郑善夫。 君不闻漆园傲吏称上仙,商丘之樗人共怜。栋梁绳墨秪须论,散木不有全天年。林夫子,一代贤,扬辉饰智君不然。有才耻与短世用,沧溟卧处,洪波无边。手握青玉芝,畅歌云和篇。奇气不可秘,吾尝得君于三狼之紫烟。拜君床下称竖子,大儿小儿安足传。酌君酒,捋君髯。乾坤尽纳芥子里,大道之下圣蒙融晦俱茫然。掌中樗树大莫拟,附枝屈铁龙夜起。
教场晚酌次登字韵。明代。边贡。 百丈丹梯向晚登,将台高处碧云层。旌旗照水閒相对,睥睨凌霄醉一凭。天外忽闻归树鸟,月中遥见入山僧。深怜散帙投壶地,夜榻秋杉白露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