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
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依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唐代。梅尧臣。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游灵山寺。明代。吴仕训。 吏部何缘到海涯,耽奇还此问三车。忽看坞里长生木,遥忆尊前顷刻花。瘗镜山头淹日月,留衣亭子驻烟霞。千秋远地谁堪话,玉峡溪边有汉槎。
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老翁立其傍,习惯若自然。
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
自马当而上至壶口三钟石苍崖壁立下瞰层渊湍流急甚钓叟穴其傍往来自若吾恐其为蜚仙也故作是诗。宋代。杨冠卿。 千崖削苍壁,万仞临深渊。老翁立其傍,习惯若自然。笑歌惊波澜,步武生云烟。我欲从之游,结茅山之巅。举瓢酌天浆,醉拍洪崖肩。明月夜横玉,共看凌波仙。
寿王转运八秩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紫绶金章照暮天,斑衣玉树间华筵。八旬正值飞熊候,九折能忘驻马年。屩蹑仙风阳羡顶,船邀明月洞庭前。东山咫尺过从易,岁岁看花共阿玄。
自咏。宋代。陆游。 朋旧凋零尽,乾坤偶脱遗。食新心窃喜,话旧语多悲。泥醉醒常少,贪眠起独迟。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
大龙湫。宋代。王十朋。 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绡。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舟中望金山寺。宋代。华镇。 小山苍翠出江流,山上精庐望外幽。午影楼台连北固,夜声钟磬到扬州。客帆飞过朱栏角,沙鸟归栖碧瓦沟。南去北来长扰扰,画桡何日暂迟留。
精膳郎中侯纶母张宜人寿七十。明代。顾清。 五丝蹙云双帔长,珠冠翠蕤明两珰。早年身侍两姑傍,良人执戟戍边方。齐眉举按上高堂,夜灯课子青藜光。良人已矣诸孤昌,大者名在六郡良。小者南省尚书郎,诸孙阶下俨成行。瑶环瑜珥间珩璜,花前迭进奉霞觞。花枝拂帘风日香,人间总谓天茫茫。有如人斯天岂忘,新年七十鬓微霜。药饵不御身康强,门前晋水春洋洋。谓君酿取酒千缸,君家此乐殊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