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逐成摇膝吟。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明日呼儿整篮轝,欲烦重过小溪阴。
寄文鉴大士。唐代。梅尧臣。 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逐成摇膝吟。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明日呼儿整篮轝,欲烦重过小溪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功德寺。明代。李梦阳。 宣宗昔游幸,游戏玉泉傍。立宇表嵲,开池荷芰香。波楼递蹙沓,风松奏笙簧。百灵具来朝,落日锦帆张。万乘雷霆动,千岸灭流光。绮绣错展转,翠旗沓低昂。法眷撞钟鼓,宫女拭御床。笙镛沸两序,星斗宿岩廊。至尊奉太后,国事付三杨。六军各晏眠,百官守旧章。巡非瑶水远,迹岂玉台荒。呜呼百年来,回首一慨伤。凤腾赤霄暮,龙归竟茫茫。山风撼网户,紫殿生夜霜。退朝直休沐,我行暂翱翔。娟娟登崖林,惨惨度石梁。废道哀湍写,松柏间成行。启钥肃览历,过位增悲凉。积久洒扫缺,乳鸽鸣膳堂。旧时琉璃井,倒树如人长。神已佐上帝,教岂托空王。铃磬飒鸣戛,晨昏礼相将。盘游非圣理,操踪在先皇。至今朝廷上,不改旧纪纲。
送周监门。宋代。刘克庄。 一领青衫似败荷,奈君母老秩卑何。三年幕府无人荐,常日柴门有客过。身畔担轻藏棒少,江头船重载书多。故人若问军中事,为说防秋夜枕戈。
虎丘。宋代。陈藻。 竹瘦门逾静,楼高山太低。白烟青树走,细雨大江迷。野水东西流,园蔬上下畦。僧无城市去,岩有鬼神栖。
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宋代。苏辙。 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痛饮虽无嵇阮客,瓢尊一试午阴凉。
七夕曲。唐代。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
古意三首。唐代。常建。 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后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明月照高阁,彩女褰罗幕。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俯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驻舟春溪里,皆愿拜灵颜。寤寐见神女,金沙鸣珮环。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竟不语,化作朝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