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韩玉汝遗油。唐代。梅尧臣。 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春别琴书雅,新诗梦汝贤。风尘惊满眼,道谊喜同年。
奎照三山里,云横五座前。金陵浑在望,君去亦登仙。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 其三。明代。张岳。 春别琴书雅,新诗梦汝贤。风尘惊满眼,道谊喜同年。奎照三山里,云横五座前。金陵浑在望,君去亦登仙。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魏晋。陆云。 一邈矣大昧。造化明明。物以曲全。人以直生。类聚百族。羣分万形。员渊挺隋。方川吐琼。二蔼蔼洪族。天禄攸蕃。神绥厥本。道裕其源。条有丰叶。波无辍澜。烈风时播。芳响世繁。三曰繁曰赜。载德于兹。克文克敏。乃惠乃慈。遵彼洪流。薄言咏之。好是神契。聊与之期。四仁勇同宅。文武相纷。王谓御事。谁抚上军。于时翻飞。虎啸江濆。式遏不虞。俾也无尘。五三代既远。直道垂音。非齿焉尚。非德孰钦。钻仰自古。鲜曰在今。匪唯形交。殷荐其心。六心以殷荐。分以道成。祗服惠顾。畴此深情。亦有芳讯。薄载其诚。岂无春晖。兹焉可荣。七大道易闻。崇轨难袭。孰云匪衍。咎吝尤集。敢谢不佞。栖山自戢。临篇焉愧。德輶辞辑。八翩彼日月。逝犹骇电。朝华未厌。夕风已扇。诗亦有悲。无几相见。怀德叹心。于焉东眷。九平津晚贡。贡公后征。陟彼玉阶。黄发来升。灵卉三秀。芳草秋兴。唯颐清神。福禄是膺。
拟宋如意和歌。清代。崔华。 羽声既凛冽,阴飙吹大荒。驱车过金台,目已无咸阳。余亦从此逝,无人燕市傍。
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孟郊。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和何季崇签判三首。宋代。曹勋。 帘静栊香袅袅秋,绮疏锦瑟寄清愁。梦回写出西瑶句,尚想风神白玉楼。
梅月双清歌为宪司经历赋。元代。胡奎。 罗浮仙人乃在琼瑶台,炯然玉立无尘埃。乾坤清气不常有,白月飞上青天来。常时见花不见月,一色梨云万株雪。只今有月复有花,幕府芙蓉共清彻。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又闻孤山林处士,诗名清似西湖水。吁嗟今夜月,曾照古时人。古今同一趣,花月长相亲。冰为神兮玉为质,铁石心肠人不识。会当弄影舞婆娑,花前重写双清歌。
齐国太夫人挽词。宋代。叶适。 风树秋悲乞暂闲,寿星宵陨几时还。子同房杜经纶地,夫在荀陈伯仲间。恩重七封开表海,行高三美勒名山。犹言未足平生养,看即元台恨莫攀。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宋代。李壁。 东风歌吹发重闉。飞旆入山新。小雨不妨酥润,江头一并霜晴。年年心似,输他钗燕,蟠带迎春。怎得樽前避酒,史君精鉴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