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新居一握天,好山将绿到楼前。烟霏入闼清谈麈,紫气薰人湿坐毡。
未放白云分榻住,爱看青雨映帘悬。自怜华发江南客,也为登临忆仲宣。
鄱江寺拥翠楼。唐代。李孝光。 缥缈新居一握天,好山将绿到楼前。烟霏入闼清谈麈,紫气薰人湿坐毡。未放白云分榻住,爱看青雨映帘悬。自怜华发江南客,也为登临忆仲宣。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咏菊二首 其二。近现代。龚锡圭。 转瞬光阴五秩来,壮心回首已成灰。青年朋辈存无几,黄菊萧疏又独开。忙碌嫁婚犹未毕,消磨精力剧堪哀。无聊且作赏花计,钩动诗情酒一杯。
柳下诗卷。宋代。张侃。 退之名振世,无本肯从游。既以吾儒重,方知异说休。不才空剩语,驰誉胜荒丘。朴老深于律,遗篇处处留。
立秋。明代。程通。 冉冉光阴逝水流,斗梢明夜转清秋。乾坤已觉炎威退,枕簟应知爽气浮。出塞飞鸿离北汉,辞巢语燕过南楼。井梧最是知消息,一叶飘飘不自由。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 其五 篱边餐落菊。元代。叶颙。 篱边餐落菊,采采黄金英。拾之不满掬,松露相和倾。三咽清肺腑,九窍皆芳馨。食之久住世,化为天地精。不饥复不老,颜貌如童婴。骖鸾访安期,跨鹤寻广成。回首谢人世,何用千秋名。
倚韵赠刘宪副梅国。明代。符锡。 缄书曾忆浣溪头,锦水西风候雁秋。地胜蚕丛开国远,山空象魍畏人啾。文翁学在风流迈,司马台荒气谊浮。此日相逢重携手,玉河残涨晚悠悠。
明月棹孤舟 题月下抚琴图。明代。倪谦。 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宋代。晏几道。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